T碼林高遠alc當時打著控制幾乎是完美的,配的兩面狂飆,手感通透,速度快,雖然底勁并不是非常澎湃,但實戰(zhàn)簡直厲害得很。將控打結合的實在是完美,控制結合進攻,很難有板子能超過林高遠alc,尤其是中近臺簡直挑不出毛病。因為無論是業(yè)余還是專業(yè),中近臺其實是爭奪的核心,誰退臺太多,誰就吃虧。與其說退遠臺是騷操作,不如說是被動操作。然而有意思的是,相比t碼,v碼林高遠alc底勁提升的真的很多,雖然中段加速能力還是比vis慢一些,但發(fā)大力的時候,尤其是正手瞬間抓拍,手指手腕往前頂住了發(fā)力,居然覺得林a的底勁和vis不相上下,至少差距不明顯了,不像t碼那么明顯。不知道是我技術和發(fā)力提升較多導致體驗不同,還是說v碼的韌性提升確實比t碼大很多,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v碼底勁確實有明顯提升。
樊振東alc剛剛發(fā)售,一眾球友都在測評樊振東系列,而我就反套路,測一測林高遠alc。其實主要是好奇心,我自己也想琢磨一下林高遠alc和樊振東alc的差異。通過幾天不同套膠的感受,樊振東alc與林高遠alc的最大差異,其實主要還是配膠的需求不同。一般人測評底板,主要就圍繞底板在說,其實一個底板好不好打,配膠才是靈魂,底板只是骨骼。配膠的好壞是直接決定上限的,也是直接決定一個底板的風格的。拿vis和968來說,配膠不合適,它們就很難打,虛彈,沒勁,沒旋轉等等。林高遠alc,v碼,它其實主要是適合t系。樊振東alc,w碼,它主要是適合d系,配軟了反而難打。想當初,t碼vis和金標vis,我反手貼過d系,發(fā)悶,現(xiàn)在的樊振東alc,它的主要變化就是為d系優(yōu)化,配t系手感反而不好。
岸度r45,我之前貼過很多蝴蝶底板,比如vis,張本智和zlc,張本智和alc等,結果都不好打,讓人失望很多次,主要是虛彈得厲害。這次我突發(fā)奇想,把r45貼林高遠alc上面,然而意外的好打。林高遠alc和樊振東alc的主要差異,就是酥脆感不一樣。樊振東alc有更多的純木感,而且它依賴高硬度的澀套。林高遠alc不一樣,它是纖維感很濃,但配膠適合相對軟一點,太硬的就發(fā)悶。r45貼林a,反手撥球非常舒服,幾乎是完美的手感,吞吐感也恰到好處,手感很是酥脆,比林a貼蝴蝶t19和t05都好。林a貼t19,容易出界,弧線有些低平,貼t05又有點發(fā)悶,而r45就恰到好處。反手快撕指向性很精準,出球很快,單板質量讓人很是滿意,纖維板確實比純木更省力一些,尤其是配膠合適的時候。反手拉球,擊打,彈擊都讓人很滿意,基本上挑不出明顯的毛病,只能說r45和林a非常搭配。
39度的無機藍省貼v碼林a,似乎底勁比40度無機藍省貼t碼林a更強。其實林a剛剛出來那會,t碼,很多人都說底勁偏弱。我當時也打了,打了沒多久出了,因為那個時候我還是過度看著底勁了。不過v碼林a確實底勁提升很多,雖然我已經主打銜接和落點,主打弧圈球了,不那么看著板子的底勁了。但這也算小驚喜,可能是t碼被詬病太多底勁的問題,蝴蝶在v碼上是明顯調整了,增強了v碼林a的底勁,同時持球感的減少不多,但似乎v碼林a沒t碼那么容易拉轉弧圈球。不知道是不是加了手指手腕的瞬間抓拍,v碼的底勁居然如此強大,接近vis了,不過中段加速能力,還是vis更快。也可能是我后來又刷了油有幫助,我是感覺林a底勁比樊振東alc更強一點,不過也可能是瞬間抓拍的功勞。因為我之前正手抓拍沒有那么用力,這次增加了這個小技術之后,我覺得v碼林a的底勁已經非常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