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 Mercurial刺客系列護腿板—刺客之盾,作為現在Nike主打的王牌護腿板款式,便是一款典型的新式插板式護腿板。而且眾所周知,Nike Mercurial刺客系列足球鞋是主打速度的輕質足球鞋,那么共享同一款式名字的“刺客之盾”護腿板,也應該在整體上會和足球鞋擁有相似的感受。
護腿板外觀
首先,Nike刺客護腿板的整體外觀就足夠讓很多人趨之若鶩。盡管不可否認護腿板都是穿在長筒球襪之內,踢球的時候鮮有機會外露,可是使用者在購買的時候真的會不考慮外觀嗎?顯然對于有講究的朋友來說,就算護腿板踢球時侯經常不外露,但是也得讓自己在到手和穿戴的時候,在視覺感受上感到舒適。如此看來,至少Nike刺客護腿板是外觀上做得最為精致的護腿板,Nike的“鉤子”足夠大氣,又給板面又留下了大量的可塑造空間,于是Nike本身對外觀一直有極致追求的優點就凸顯出來了。各種色彩搭配,在Nike刺客系列護腿板上都能完美體現,想要悶騷,亮騷或者低調的朋友都可以被滿足,再加上板面總體設計非常簡約,給人的感覺非常精致干練,相信大部分人都會喜歡這樣的造型的。
與此同時,為了和本身就以亮騷外觀著稱的刺客系列足球鞋相對應,刺客系列護腿板也經常推出和CR7專屬配色所完全相稱色彩搭配,其總體性能和普通頂級版本護腿板并無任何差異,完全滿足各種C羅忠實擁躉的極致追求。
護腿板襪套
接著再來說一下,用于護腿板固定的,Nike刺客系列護腿板的原配襪套。說實話,襪套這一塊,一直是Nike刺客系列護腿板開發上的軟肋所在。原配襪套就是一層很薄的棉絨材料,整體形狀就是直筒型,沒有根據雙腿做出改進,除非使用者腿很粗,否則這種襪套會讓護腿板很容易松動。襪套的整體彈性也很一般,而且耐用性和防水性屬于比較弱的范疇,用多了或者浸水以后,這種類型的襪套會松垮的很快,形變之后就很難在變回來了,舍不得換的話恐怕只有將就著用,或者另配襪套。
不過后來好在Nike集團及時意識到了這個問題,2014年以后的10代刺客護腿板之后的款式,襪套都進行過了改良。Nike小Logo的背面增加了一塊防滑膠,增加了整體舒適性,更是有效得抑制了護腿板的滑動。另外,襪套的上下收緊口運用,還運用了雙重松緊帶的設計。同時,襪套的整體做工和耐用性也邁上了一個階梯,線頭相比前輩著實少了不少,也因為新加的防滑膠設計,襪套總體不會塌陷的很快,防水性也進步了很多。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Nike的新款襪套,在官方也是可以單獨另配的。因此對于很多老款護腿板的使用者,出現“板沒廢而襪套廢”的現象,另配一款新的Nike襪套還是非常值得的。其中還有進一步的加強款式,雖然價格不菲,可是對防止護腿板滑動的功能更加出眾,性價比非常高。
護腿板板面
然后是Nike刺客護腿板的核心技術體現,而這里先為大家打來護腿板的板面材質詳解。拋開基礎款的護腿板版本不談,Mercurial Lite是業余球場上使用比較多,價格比較親民,發布量最大,性價比最高的一個版本。這款Mercurial Lite護腿板的板面材質就是采用普通柔化過的TPU材質,這里沒有什么可以吹的,板面做成了彎曲形狀以適應使用者的腿型,總體包裹性尚好,但是這種材質沒有什么延展性,Lite版本的護腿板無法柔軟的彎曲。然而做成這樣,考慮到板面的厚度異常厚實,接近了1厘米的厚度,對雙腿的保護性非常好,也算是對得起價格了。
同樣是在2014年,Nike在護腿板產業上再次驚險重大革命。搭載著全新TPU材料的Nike Mercurial Flylite護腿板驚艷出世。這款護腿板在板面材料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不僅僅外觀上透明處理,重點體現在了延展性方面,這種改善過的TPU材料柔軟異常,可以輕易彎曲已貼合使用者的腳型。使護腿板的舒適性再上一層樓,可謂保證絕對的貼合。另外,Nike Mercurial Flylite護腿板的板面厚度為大概0.9厘米,相比上一代有所減少,但是絕對夠用,更是有效減輕了護腿板整體的重量,為使用者的雙腳減負。
要說Nike Mercurial Flylite護腿板因為做得比較高端,其發布量已經不算多了。在這里,我們再來看看另一款號稱“護腿板中奢侈品”的款式:Nike Mercurial Blade Hinge Carbon。這款Nike護腿板的發售價格高達800人民幣,而這昂貴的價格,最主要就體現在了她板面的設計。Nike Mercurial Blade Hinge Carbon護腿板的板面,在柔軟的TPU材料的基礎上,再次加入了碳纖維材料,使得護腿板整體的柔軟和舒適性更上一層樓。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該護腿板的碳纖維含量非常高,不但讓板面的整體防沖擊的硬度非常牢固,對雙腿的保護非常有效。更是因為版面擁有出色的延展性,讓雙腿脛部的貼合度上升到一種無與倫比的高度,有人做過實驗表明,這種護腿板甚至可以大幅度彎曲,沒有人會對她的使用感受說“不”的。
護腿板內襯
說起護腿板的板面,我想大部分人還是會覺得她最主要的還是保護功能,像Mercurial Lite這樣厚實的板面,已經足夠滿足大部分業余比賽的需求。于是乎,真正讓人感到穿戴舒適性的設計,我想大部分人還是覺得護腿板的內襯設計更為重要。那么我們就再來看看Nike刺客系列護腿板,與雙腿直接接觸的內襯設計又做的如何呢?
最先必須說明的是,Nike刺客系列護腿板的內襯就在近些年經歷過兩次大的技術革新,實用性是一代比一代好。上圖所示的內襯設計被廣泛運用在9代以前的刺客系列護腿板,在這里只能說她是比較普通的一類內襯。9代以前護腿板的內襯,基本只有表面防滑磨砂設計,比較簡單沒有噱頭。比較中肯的評價是舒適度尚可,可以有效抑制護腿板的滑動。雖然這種類型的護腿板看似有些“過時”,不過我們也不可以否認依舊有很多人會鐘愛這種純粹的觸感。
Nike顯然已經意識到了之前款式護腿板在內襯上所做的不足,于是在第10代刺客系列護腿板上,Nike做出了大膽的改變。具體如上圖所示那樣,其材料究其根本是一種高科技的緩震泡棉,其最大的特點是柔軟,富有彈性,且擠壓以后不會發生形變。當你的迎面骨受到沖擊的時候,這種材料會瞬間變硬來減輕沖擊力,對外宣稱“永不變形”,相當的耐用。而這種內襯的設計使得護腿板在穿戴時候的觸感也是大幅度提升,佩戴起來柔軟舒適絕非前作普通的磨砂內襯可以相比,其表面顆粒設計本身具有防滑功能,有效防止脫落獲滑動,重量上也是絕對的輕柔,有效減重。實戰性非常強大的一種護腿板內襯設計。
在緩沖海綿誕生之后,并沒有過去多久,Nike又全新研發了一種更具顛覆性的內襯設計,具體情景參考上圖。Nike刺客系列護腿板,全新的內襯設計將集中的塊狀海綿改為了鏤空網狀式分布,其主要材料和之前的海綿材料卻基本一樣。如此的設計,最大改進就在于護腿板的透氣性上,前面兩種內襯設計都不可避免的,在長時間使用過后會讓使用者感到悶熱,而這種鏤空網狀設計則恰恰解決了這個問題。在舒適性得到保證的情況下,能讓雙腿時刻保證活性,Nike這樣的設計非常用心。不過這里必須說明一下,這種網狀設計的觸感和塊狀海綿內襯的觸感完全不同,這是純粹個人喜好的問題,而現在市場上兩種內襯設計的款式都依舊熱賣,大家需根據自己穿戴習慣而定。
自然很多人會質疑這樣設計是否會導致護腿板緩震能力的減退,實際上答案是否定的。別具心裁的網狀連接保證了全新刺客護腿板的這種內襯,依舊保有非常強大的緩沖和保護功能。具體表現為,當緩震受壓的時候,中間的柱狀緩震層會被壓縮,緩解了大部分的前端壓力,而后端的緩震網會將剩余的壓力分散到四周,最大限度的緩解了脛部受到的前端沖擊力。
其他
Nike最近的這兩次內襯革命所帶來的不僅僅是舒適性,透氣性或是耐用性那么簡單。實際上,這兩次改變,還改變了Nike刺客系列護腿板的板面厚度以及整體重量,具體如下。
之前也提到過一點,采用普通內襯設計的老款刺客護腿板,其板面厚度是最厚的,超過了一厘米。而后來采用緩沖設計的其他頂級款式,其厚度皆為0.9厘米左右。除了少量刺客10代早期Lite不可彎曲版本也是超過1厘米之外,現在的11代刺客護腿板則全部壓到了0.9厘米厚度,可見Nike對這種內襯改變抱有極大的自信。
而對于護腿板的重量來說,內襯設計在板面厚度已經均衡現在,確實無可爭議是影響其重量的絕對因素。首先不可否認,使用了塊狀緩沖海綿內襯的Nike刺客系列護腿板是最沉重的,其單塊重量超過了70克,盡管這對踢球的負擔本身有限,但是不可否認雙腿的感受還是很明顯的。相比之下,使用了鏤空網狀設計的緩沖內襯,她的重量是最輕質的,畢竟減少了大塊的海綿重量,其單塊的重量僅為40克出頭,可以說雙腿根本感覺不到重量,看的出來貴自然有貴的道理。而普通磨砂內襯的護腿板重量,則在二者之間,單塊重量為60克出頭,算是比較中庸的設計。
之前看過一些帖子的朋友,一定會知道這款Nike基礎護腿板,她一度被人封為“神器”。確實不可否認,這款護腿板輕質,且透氣性良好,價格更是便宜,性價比真的非常高,很適合業余球員??墒沁@里也不可否認,這就是一塊普通的鏤空板子,如果要針對高強度的比賽,其緩沖功能和耐用性還要打上很大的問號。至少在現在看來,性價比最高的是帶有塊狀海綿內襯的Nike刺客護腿板,而對于有錢人士來說,應該毫不猶豫的來一對新款的網狀鏤空內襯Nike刺客護腿板。
總結:當你踢球的次數越來越多,參加比賽的強度越來越大,你一定會覺得護腿板的重要性越來越重要。在國內足球氛圍愈加濃厚的今天,日后業余比賽規范化使用護腿板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至少在現在看來,Nike刺客系列護腿板是現在市場上最火熱的款式,無論是從外貌,還是從實用性來看,她無論對于新手還是“老司機”都是值得一入的。而Nike近年的兩次連續革新,也充分展現了Nike集團做好護腿板這一產業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