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多久換一次跑鞋呢?相信每個人的答案都有所不同,有人一雙鞋可以跑一兩千公里,穿的不能再穿時才會換跑鞋,畢竟跑鞋也不便宜。
也有些人每當看到自己喜歡的跑鞋便會換新,這種就屬于預算多了就多換幾雙,預算少了就少換幾雙,跑鞋的壽命直接和工資掛鉤。
拋開個人層面的因素,你可知道,跑鞋也有是保質(zhì)期的?
設計:是否有耐磨設計
一雙鞋的耐磨性如何從設計之初就決定了。是否增強了耐磨屬性,很多都是可以直接從設計上看到的。
我們以路跑鞋為例,路跑鞋按照功能定位可以粗略的分為慢跑鞋,訓練鞋和競速鞋等等。
每款跑鞋的耐磨設計都不同,我們特意從測評過的鞋子里面各選了一雙代表,來看看他們的耐磨設計。
慢跑鞋:大底耐磨橡膠/鞋頭耐磨材料/鞋面針織工藝
慢跑鞋適合平時跑步時穿著,也是很多跑友的第一雙跑鞋,跑鞋的科技含量基本都能得到體現(xiàn)。
一般情況下,慢跑鞋的耐磨設計主要體現(xiàn)在大底的耐磨橡膠材質(zhì),一些緩沖強的慢跑鞋的加厚中底也有著很好的耐磨屬性;鞋面的網(wǎng)孔針織工藝會更加細密;鞋頭部分也會加上耐磨的復合材料。
跑鞋的耐用性設計上最顯眼的也被容易辨認的便是大底。現(xiàn)在各種慢跑鞋在大底的設計基本遵循中保護重點區(qū)域的原則。
在高度摩擦區(qū)域使用碳素橡膠,其他區(qū)域使用發(fā)泡橡膠,這類是常規(guī)做法,比如例子里的這雙鞋。當然也有搭載全掌碳素橡膠的,那鞋子就很重很重了,比如Mizuno的預言系列。
另外還有一些只在重點區(qū)域會用橡膠,其他部分沿用中底材料,比如Nike最新的React跑鞋。
也因為這類不同的設計,導致各雙跑鞋的壽命又不小的差距。
訓練鞋:鞋底,鞋頭耐磨貼片
訓練鞋比慢跑鞋更輕便,整體設計的變化使得它的耐磨性介于慢跑鞋和競速鞋之間。
為了追求輕量化,訓練鞋的耐磨性能會稍打折扣,不過現(xiàn)在訓練鞋和慢跑鞋的界線也在慢慢混淆。
一般情況下,訓練鞋為了減輕跑鞋的磨損,除了會在鞋底和鞋頭有耐磨貼片外,部分跑鞋還會在內(nèi)襯大腳拇指部位做加厚處理,防止鞋面破裂。
這雙Saucony Kinvara 9重量為215g(US9),在大底部分只針對重點磨損區(qū)域采用了耐磨橡膠貼片,針對日常的訓練還是可以的,但長期使用下來,難免會出現(xiàn)橡膠被磨平,裸露的中底也會有較為嚴重的磨損。
競速鞋:為了速度可以犧牲部分耐磨性
競速鞋一般是精英大神在比賽中穿,當然,也有人會在訓練時穿競速鞋。
為了保證速度的發(fā)揮,競速鞋一般都會做到足夠輕量,包裹鞋面,中底和大底在內(nèi),會大幅的簡化設計,鞋面去除不必要的支撐和保護,中底和大底的厚度都會降低。
再加上長時間經(jīng)常性的穿著,競速鞋的使用壽命會有較大的下滑。
競速鞋雖然大底也有使用耐磨橡膠,但對于一雙競速鞋而言,這些橡膠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延長跑鞋的壽命(雖然有這方面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為了提升大底的抓地力,幫助跑者提升腳下的推進力。
有些競速鞋會直接標明適合多少配速的馬拉松選手。對于高手來說,為了速度,犧牲一些性能也是ok的。
所以,總結上面三類跑鞋的特點,關于跑鞋壽命的衡量因素應該是這樣的。
較硬的大底耐磨性好于軟的大底,扁平狀的設計也會減少磨損。以上三雙鞋的耐磨性性能“慢跑鞋>訓練鞋>競速鞋”,當然回歸到具體的某一雙鞋上,還得看其他因素。
除了鞋底加了很多耐磨元素外,鞋面也是耐磨性的。 鞋面所使用的材料與編織工藝與耐用性有著直接的關系。
如果鞋面材料是很薄的材料,且只有一層的話,長期的彎折以及腳趾的摩擦會使鞋面破裂發(fā)生的幾率便會很大。
也有些跑友的跑鞋會在系鞋帶的孔那里開裂,所以一些跑鞋的鞋帶開始在鞋舌上開孔,這樣可以減少鞋帶孔的壓力。
至于中底,目前大多數(shù)跑鞋的中底材料都用EVA和TPU材料,隨著中底科技不斷升級,中底的緩震性能在不斷的變好,同時中底的耐用性也在提升。
不同于大底的可見性磨損,中底的磨損和性能衰減往往是不可見的,不過一般中底磨損程度大的時候,可以通過直觀感受簡單判斷,比如中底踩上去毫無反饋,跑起來硬邦邦的。
跑者:因人而異的表現(xiàn)
一雙跑鞋在設計是幾乎考慮了目標人群里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它的耐磨性表現(xiàn)也是相對標準的,但為什么不同的人對一雙跑鞋壽命的評價各不相同,這與跑者本身的客觀情況有很大關系。
體重:體重大者對跑鞋的壓力大,跑鞋的磨損也會更快一些。一般體重大的跑者會選擇緩震和耐磨系數(shù)比較高的跑鞋。
使用頻率:如果你每次只跑5公里,或者一周也沒跑幾次,那么這雙鞋一定可以穿很久,久到各項性能和外觀都還沒出現(xiàn)明顯磨損的時候你可能就換了下一雙跑鞋。對一些嚴肅跑者而言,每月都幾百公里的里程,對跑鞋的消耗也相應的增加。
使用習慣:跑鞋雖然不像奢飾品一樣價格貴到離譜,但即使是一兩千的跑鞋,也是需要經(jīng)常保養(yǎng)的。是否愛惜鞋,是否有好幾雙鞋換著穿,是否清洗正確等等都直接影響著跑鞋的壽命。
如果你每天都穿著同一雙跑鞋,則會造成跑鞋的彈性材料得不到適當?shù)幕謴停L期以往,勢必造成功能損耗過快的情況。
很多資深跑者都會有自己的“戰(zhàn)靴”,只在重要的比賽才會穿的一雙鞋。
以及不同的落地姿勢也會對跑鞋的壽命有所影響,內(nèi)外翻腳型的跑者對中底和大底的內(nèi)外側消耗都要比正常腳型要高一些。
場景:有些環(huán)境就是廢鞋
不同的路況由于路面的材質(zhì)不同,對跑鞋大底的磨損影響也是不同的。
如果你只是在跑步機或者橡膠跑道上跑步,那么跑鞋大底的磨損相對會小很多,其次就是柏油馬路,越野跑中的山路對跑鞋的磨損最大。
當然,如果是山野路徑會有專門的越野跑鞋。
總體來說,在磨損性方面,橡膠跑道<公路<山野。
你的跑鞋過期了嗎?
看了這么多,你對自己的跑鞋有判斷了嗎,它是否過期?判斷跑鞋是否該換了基本有這么幾個判斷標準:
看得見的損傷:鞋面破裂,大底磨平甚至露出中底,一般出現(xiàn)這些看得見的磨損,那你這雙鞋的壽命基本就宣告終結了,可以歸結為過期跑鞋了。
看不見的損傷:中底磨損,緩震科技性能損耗嚴重,這種看不見的損傷最容易被忽略到,這個基本就靠感覺了,如果跑動過程中感覺緩震效果明顯變差,中底的回彈反饋減弱,那么跑鞋中底的緩震科技可能磨損的差不多了,是時候該換鞋了。
當然在以上兩種情況下只要你愿意,這些跑鞋還是可以繼續(xù)服役,只是無法發(fā)揮最佳表現(xià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