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跑步穿鞋的主旋律有兩種,一種是赤足(這種適用于自己熟悉的平坦地面),另一種就是透氣的跑鞋。重要的是,清涼的跑鞋絕對是夏天的不二選擇,跑步可以穿,平時出街也能穿。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市面上的夏日跑鞋采用的降溫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傳統的增加鞋面的透氣孔的降溫方式,搭配適合夏天的冷色調,如白色,藍色和綠色等;另一種則是各運動品牌的獨有降溫技術科技,多在面料上做文章,也就是所謂的降溫黑科技。
所以,在選擇夏日跑鞋方面,要么是選擇白色等冷色調配色鞋款,要么就是選擇輕質跑鞋,再或者就是買有科技加持的降溫跑鞋。
1,adidas UltraBOOST CLIMA
大家對阿迪達斯的UltraBOOST已經是再熟悉不過了,而結合了Climacool的清涼版本會是夏日的不錯選擇。阿迪達斯獨家的Primeknit材質鞋面的透氣性已經很出色了,但是Climacool科技會更勝一籌。
每年夏天,阿迪達斯都會推出Clima系列,該系列顏值高,而且看上去的感覺就沁人心脾。Climacool系列網眼面料的支撐性和舒適性俱佳,再通過改善鞋內通風透氣性,使得雙腳在運動時能持續獲得清涼干爽的體驗。近年來,該面料也經過的多次改良,加入了鈦混合紡紗和3D鋁冷卻區,據說加熱到50度后,能在幾秒鐘就冷卻到0度。
adidas UltraBOOST CLIMA整體采用透氣孔更明顯的鞋面紋路,就連側面的Cage也是這樣的設計,相信該鞋款會是最清爽的Ultra Boost鞋款。
2,Nike Zoom Pegasus Turbo
上月,耐克發布了Nike Air Zoom Pegasus系列的速度升級版本Zoom Pegasus Turbo。該跑鞋的特點就是輕,透和快,更是和Nike Zoom Vaporfly Elite和Nike Zoom Vaporfly 4%兩款精英運動員跑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Nike Zoom Pegasus Turbo采用了升級后的Zoom X中底,減輕了重量并提高了響應速度。同時,新款Flymesh鞋面和Flywire飛線設計,比Pegasus 35上的網眼更輕,更堅固,更透氣;后跟的錐形設計也是耐克最近兩年比較常用的設計元素;中底ZoomX+React雙配置更是愛好跑步者不會錯過的鞋款。
價格昂貴的ZoomX技術在本月終于迎來了市售,這雙輕質而急速的「超級飛馬」必定是夏日的不錯選擇。
3,Nike Epic React Flyknit
React緩震科技是耐克今年的核心技術,早前該技術更多的被運用在籃球鞋上,緩震性和穩定性已經得到了很好地驗證。Nike Epic React Flyknit從發布至今已經推出了幾十款配色,之后又推出了網眼鞋面版本的Nike Odyssey React。
Nike Epic React Flyknit搭配了Nike最新的React緩震科技,鞋面則采用了Flyknit編織面料。輕質和透氣已經得到了保障,在眾多的配色中,跑友們可以選擇全白等冷色調的配色,讓鞋子更加地清爽。
同時,耐克更為女性跑者帶來了櫻花粉和抹茶綠的配色,顏值大好,會是女性跑者運動和出街的很好選擇。
4,Reebok Fast Flexweave
銳步于2017年發布了全新鞋面材質Flexweave,是結合科技和藝術等領域共同研發的,是用不同原料混合成的針織鞋面。Reebok Fast Flexweave便是采用該科技的全新跑鞋。
據稱,該鞋款的Flexweave編織技術可以根據不同部位的運動需求,令腳掌靈活自如。鞋底采用壓力了測繪技術帶來緩震性能,讓運動腳感始終呈現穩定狀態。
Reebok Fast Flexweave定位更多的是一雙訓練鞋,也適合平時的短距離跑步穿著。
5,Reebok FloatRide Run
Reebok憑借全新的FloatRide系列繼續保持其強勁的性能回歸,亮點便是其極具彈性和輕盈的中底。近年來,每個品牌都在掀起自己的泡棉中底科技,而Reebok則稱其為FloatRide浮法泡沫材料。
該鞋款的前半部分使用了彈力針織衫,為跑者提供了足夠的支撐;后半部分的模制織物可以很好地保護鞋跟部分。
6,Under Armor Charged Bandit 3
Under Armor Charged Bandit 3是一雙于2017年升級的鞋款。第三代的Bandit采用了Under Armour的SpeedFit構造方法,結合外部鞋跟夾,無縫地支撐跑者的鞋跟,實現了柔軟,安全的貼合體驗。
織物式SpeedForm鞋面,采用透氣圓形針織層。順滑的內襯和極致的貼合感,是一雙很好的襪子跑鞋。
Under Armor Charged Bandit 3是一雙性能全面,適應日常跑步,且舒適性極高的跑鞋。
7,On Cloudflyer
將時尚的鞋面與非傳統的中底結合在一起,Cloudflyer看起來可能更適合作為休閑裝而非性能跑步。On Cloudflyer基于高緩沖的設計理念,更適合日常慢跑和賽后恢復跑。
On Cloudflyer采用了Podular的泡沫環設計,其精心設計的緩沖系統也大獲好評。12個泡沫云分別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以不同的厚度來適應各類不同的步態及方向引導。
鞋子后內側的Cloud孔洞能夠保證在跑步時提供更適量的變型幅度。中底的上層采用和下層不同的材料,是由一種更為復雜的組合材料設計而成,提供了更好的舒適性和靈活性。而鞋面部分則采用了一種獨特的系帶系統,適合正常足弓高度的跑者穿著。
8,李寧追風
李寧「追風」 系列專業競速跑鞋絕對是國產跑鞋中的佼佼者,更多的是因為其定價1299元的價格。
李寧追風采用了一體式針織鞋面,結合全新李寧云LITE設計,這一全新減震科技是李寧自主研發的輕量中底材料配方,較普通EVA更為輕量,并兼具李寧云的減震及回彈效果。后跟部分,該鞋款運用了DRIVE FOAM的碳纖維,提供了良好減震效果。前掌底部大面積使用了DSP輕量材質,底部足弓部位采用CARBON FIBER材質,提升了跑步過程中的防扭轉性。
李寧追風提供了高低幫不同版本可供跑者選擇,說它是一雙籃球鞋也不為過。
9,361°FEISU
361°國際線專業跑鞋在海外的受眾和歡迎程度一直很高,更是屢次斬獲國際跑鞋大獎。今年初,361°首次正式推出「361°國際線專業跑鞋家族」:分為“輕量競速”,“穩定支撐”,“中性緩震”三個系列,16雙跑鞋。輕量競速系列中的361° FEISU是值得推薦的一款夏日跑鞋。
事實上,361°國際線專業跑鞋在外形上有著濃厚的亞瑟士風味。該品牌的核心跑鞋科技有QU!KFOAM材質和QDP系統。
361°FEISU是唯一一雙用拼音來命名的國際線跑鞋,定位是競速跑鞋。「飛速」的名字也是符合了其輕和快的特點。該鞋款并沒有采用QU!KFOAM中底,而是改用了輕量的EVA。
10,安踏Challenge 202
安踏 Challenge 202算是安踏旗下比較良心的一款跑鞋了。
Challenge 202搭載了2017年年底推出的A-FLASHFOAM中底,鞋面的設計延伸到中底外圍,讓鞋子的外觀更有整體感。同時,前掌空間足,中足外側較窄,包裹性不錯。外側鞋面也是采用的透氣鞋面,比較適合在夏天穿著。
安踏Challenge 202比較適合全馬3小時30分水平的跑者,當然如果你的馬拉松成績已經在4小時以內又想嘗試輕量跑鞋,這雙Challenge 202可以納入你的選擇范圍。這個夏天,穿上安踏 Challenge 202,來一場PB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