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阿迪達斯旗下專業跑鞋的鞋款,Energy Boost并沒有像Ultra Boost那樣的活躍。近年,在Ultra Boost不斷推出2.0,3.0和眾多配色的同時,Energy Boost似乎都快銷聲匿跡了。
但是,全新一代的Energy Boost就這樣橫空出世了。仔細看好了,這真的不是初代的Ultra Boost。
其實,全新的
Energy Boost并沒有像以往的阿迪達斯跑鞋一樣以數字或者年份來命名,而是直接叫Energy Boost,致使我拿到鞋子的時候一度很困惑這是哪個新系列。
鞋面
全新的Energy Boost采用了襪子鞋的設計,并載以TPU框架使得鞋子的舒適性和穩定性都得到了加持。同時,框架上綴以阿迪達斯logo式的反光材質,作為路跑鞋自然不可少。縱觀整雙鞋,鞋型更加修長,流線感十足。前掌和后掌鞋面部分沒有任何材質進行連接,這一點很好的降低了鞋子的重量的同時,也保證了前掌在跑步時的舒適性,給跑者以裸足的腳感。
鞋面采用了阿迪達斯領先的TechFit材質科技,是一種有延展性的網面,阿迪達斯更多的將這項科技運用在運動服飾上面,在跑鞋上采用TechFit可以讓Energy Boost更好地適應任何人的腳型,同時防水性也不差。阿迪達斯給這款Energy Boost的鞋頭內襯加入了疊加層,此內襯比其他鞋款更薄更有彈性,但很好地保障了跑者腳趾的安全。
Energy Boost的鞋舌部分沒有過度填充,而且厚度適中。扁平的鞋帶很好的貼合了鞋舌部分,從而保障了鞋身的良好支撐性和牢固性。但是,鞋后跟的支撐套環相對較低,并且TPU材質厚度不及Ultra Boost系列,因而穩定性會打折扣。
中底
這個中底一目了然,無需累述,運用了和Ultra Boost以及Ultra Boost Uncaged幾乎一模一樣的boost全掌(其實是85% boost+EVA和前掌中底橡膠)中底,而且后掌的boost更為厚實飽滿。32mm后掌和22mm的前掌高度(包含了4mm的鞋墊),厚實而輕質,說Energy Boost是頂級緩震跑鞋一點都不為過。
在鞋墊和中底之間是一層黑色的具有良好穩定性和彈性的橡膠,環繞了整個中底上方,這個設計自然是為了增加穩定性。阿迪達斯給這個命名為“能量軌道”(Energy Rail),這一點是在Ultra Boost上面是沒有的。但是,正是中底的EVA和橡膠的使用,使得這雙鞋款重量上增加了不少,穿著慢跑的時候,會明顯的感覺到鞋體重量的不平衡。
大底
新一代Energy Boost的大底也是和Ultra Boost的設計如出一轍,依舊是馬牌大底+Torsion System的標配。值得一提的是,Energy Boost的Torsion System的材料用得比Ultra Boost的更多,這一點使得鞋的中底部分更好地支撐了跑者的足弓,同時還使得后腳掌和前腳掌之間能夠自然的旋轉。
和上一代Energy Boost 3的大底相比,全新的Energy Boost上的Torsion材質沒有那么的集中在中心部分,同時加多了馬牌橡膠底的分布,外底的STRETCHWEB網格化以及扁平化凸出的設計加持,穩定性進一步依靠了全掌分布的馬牌大底。
總結
這么說吧。如果在潮鞋圈“風生水起”的Ultra Boost是一輛跑車的話,這款最新的Energy Boost就如同一輛德國造的SUV,流線型線條飽滿,能量十足。現如今,做一雙賣得好的專業跑鞋真不容易,既要性能好,又要顏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