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感受:
更換鞋面并沒有影響毒鋒2代球鞋定型,球鞋前掌寬度依舊適合非“屠龍腳”選手,對于我這樣腳寬9.5cm的野球手來說應該再合適不過了。新球鞋上腳,感覺與毒鋒1代還是有明顯不同,畢竟這還是兩代球鞋,對于那些認為換回初代NikeSkin就變回一代毒鋒的說法,我并不認同。這里需要重點提示,在沒有進行有球活動時候,換不換鞋面穿起來并沒有太大差別。
鞋面感受:
這里是關鍵了,一直都說換回毒鋒初代NikeSkin鞋面,實際上還是有些不準確的。穿上這雙毒鋒2.5,你能明顯的感覺到鞋面比起毒鋒1代要厚實,面兒是相同的,但是鞋面內襯耐克有做調整,墊層厚度些許增加,這樣就不會在再出現毒鋒1代鞋面撕裂,耐久度低的問題。新鞋面還是熟悉的蜂巢紋路,在未下地時能感受到澀澀的手感,讓人想起當初的一代毒鋒,或許這才是稱之為初代NikeSkin回歸的原因。
大底感受:
我購買的是最早一批Instagram流出的波產球員AG版本,這款AG-R大底還用感受嗎?簡直是中國人草場地的福音,可惜現在耐克全系列都要換成AG-Pro大底咯,如果還能買到你喜歡的AG-R大底球鞋,不妨囤幾雙。
傳球:
新鞋面比起毒鋒2代初始鞋面要更柔軟舒適,在傳球時雙腳反饋更好,對于力度的把握更加精準,相比毒鋒2代偏硬的鞋面,穿上新款毒鋒你不會一味地去尋求大力長傳(初始鞋面發力太好實在是忍不住),而需要長傳的時候又能更好的掌握腳法,這一切其實得益于初代NikeSkin良好的觸感,這里不得不點贊。
停球:
觸感好,停球自然更加大膽,First Touch對于球員有多重要相信踢球的朋友都知道。球停的好,下一步連接動作自然順暢,一定會比防守球員快上半拍,因為你是主動尋求變化。如果停的不好,接下來的都是被動調整,很多1/2球就是這么來的。穿著初始毒鋒2代的時候,我停球多次被隊友吐槽,實在不是基本功不好,而是毒鋒2代初始鞋面太脆太給力,發力稍微有偏差,停球就會失誤,畢竟球感能夠達到馬赫雷斯,奧馬爾(長期穿著毒鋒2代初始版本)那樣水平的球員放眼全球也不多。更換鞋面之后,毒鋒2.5在停球上的表現完美。
帶球:
前面一直在強調觸感,然而毒鋒2.5的NikeSkin鞋面觸感真的不錯。剛落場是鞋面發澀,這是新鞋的緣故,隨著球鞋熱開,鞋面變的非常柔軟,這與毒鋒1代非常相像。在帶球過程中對球的控制,每一步趟球時雙腳的反饋都非常明顯。觸感好,雙腳反應自然更加敏捷。對,這就是最新鬼牌2代的臺詞。
射門:
更換鞋面之后,射門發力自然不如初始鞋面,也可以說初始鞋面對于射門發力的輔助功效非常明顯。現在換面之后,射門更像是鬼牌和傳奇那種掌控型球鞋的感覺,需要球員本身在射門時有充分的力量爆發。想想之前我穿著初始毒鋒2代的暴力浪射,換鞋之后一去不返。射門,我只能打7分。或許像內馬爾這樣的球員本身就不愛爆射,咦,不對,內馬爾穿的是刺客啊。
磨合:
更換鞋面之后,耐克解決的最大問題就是球鞋的磨合。測試當天經過兩小時的反復測試,這雙球鞋沒有讓我的雙腳受一點委屈,沒有一個地方出現磨破起泡的情況,完全不需要磨合,相信我。反過來想,如果沒有做到這一點,耐克更換鞋面的意義也就不存在了。
總結:
毒鋒2.5代所采用的NikeSkin鞋面是經過改良的,它不如初代NikeSkin輕薄,但比2代NikeSkin柔韌,鞋是不再磨腳了,但我認為經過鞋面的更換,現在這雙球鞋失去了毒鋒的特質—殺傷力。
毒鋒1代輕巧靈活,鞋面輕薄沖擊力十足,毒鋒2代宛如重型武器,雖然磨合時間太長,但卻是射門利器,兩款球鞋特征非常明顯,缺點也非常突出。經過鞋面更換這一調整,現在的毒鋒2.5代還是一雙殺手球鞋嗎?我感覺現在它更像是一雙中場控制型球鞋,與NikeSkin和KangaLite混合鞋面的鬼牌1代有何差別?與剛剛發布即將上市又主打觸感的鬼牌2代有何區別?上賽季五大聯賽最具殺傷力的球鞋,現在卻是一副綿軟無力的狀態,所以毒鋒2.5的改良鞋面肯定不是長久之計,即將在明年2月到來的毒鋒3代鞋面還會有新的變化。
現在,對于廣大國內足球裝備愛好者來說,購買一雙毒鋒2.5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它披著殺手的外衣卻有著掌控的功能,一鞋多用再好不過了。
總結幾點最最最重要的:
1. 不需磨合,可以直接進行比賽;
2. 鞋型,尺碼不受換面影響;
3. 新鞋面與毒鋒1代鞋面并不相同,但是觸感依舊一流;
4. 鞋面柔軟有厚度,射門發力輔助稍顯不足;
5. 換面之后更像控制型球鞋,跟鬼牌2代像兄弟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