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拔EL-P的脫板速度在VIS上的表現(xiàn)非常一般,甚至不如一些1XX價位的外套,不由令人非常意外。在嘗試發(fā)力時,并未出現(xiàn)傳聞中5分力以上球質開始增加的感覺,并且弧線很低,稍不注意就會下網,一直到力到6-7分,球才開始有些前沖,8分力量之后的彈性才算是比較強悍。這無疑對體力是一種大的消耗,也決定了在VIS這種硬度較高但不以暴發(fā)力為主的板子上打反手會很杯具。很難靠腕力打透海綿。
再來試了試龍二,龍二本身就屬于小力量有點虛的類型,配合挺拔變革全能有些扎實的風格,倒是變得穩(wěn)重了起來,只不過速度有點偏肉,出球的的角度略高于VIS,下網少了許多,在嘗試龍二招牌式的甩前臂發(fā)力時,弧線表現(xiàn)出了超低平的姿態(tài)和長度,配合好落點的話殺傷力還是很大的,但美中不足是,挺拔EL-P的旋轉并不如預想的出色,如果攻球不夠狠或對手反應快,回球的質量依然比較強,也不得不進入相持階段,那就失去了先機。在龍二這類具有明顯的放大效應的底板上,要求進攻時的專注力很強,發(fā)力要果斷,動作要到位,否則會給對手進攻的機會。而當你掌握進攻主動性時,則對手只有招架的份了。
接下來是張繼科SZLC的表現(xiàn),相對于VIS發(fā)力太累,而龍二連續(xù)太快而言,出乎意料的是這支最彈的底板配挺拔變革全能EL-P的整體效果反而是最好的,得益于SZLC類似于五夾的硬度和極敏銳的反彈速度,讓持吃與回彈兩不耽誤。既不用刻意增大迎前與收臂的速率,也不用退臺拉開距離發(fā)力,很輕松暢快的發(fā)動動作就會獲得極快的一速。本來這種透脆的底板的球質容易飄忽,但挺拔EL-P的厚重感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種感,使小力量的出速雖然降了一些,但仍然很快,并且旋轉的質量比其他兩支體現(xiàn)的都要明顯,不但上臺率高,也容易用旋轉控制住對手。
說句題外話,這正是我?guī)啄臧l(fā)燒經歷得得到的經驗,軟不一定慢,快也不一定不轉。關鍵還是在持球與回彈間的平衡,纖維也只占15%,85%一樣是木材,我們打球其實并不需要底板一定是什么材料,只要他能提供給我們舒適的手感和彈性就夠了。看看馬龍從五夾換纖維,再從纖維換七夾,然后再換回纖維,還有很多選手都是換過不同類型的拍子。只要好用,材質其實無所謂。
綜合來看,挺拔EL-P雖然不是借力出色的套膠,但對于合理發(fā)力的加速度是非常強。作為一款無機套膠,動作的速率還是不能太慢,僅增加動作幅度是不會有明顯的力量感的,而用合理的節(jié)奏去擊球時產生的相對速度是非常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