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板:蝴蝶vis,正手挺拔K2,反手挺拔量子。
正手篇
前臺小力量正手攻球:由于膠面沒有普通的國產套膠蓋膠那么厚,粘性有所減弱,卻是大大提高了出球的速度,使球速加快,但是說好的夠硬呢,感覺和省狂38度左右的,不過控制確實很好,指向性很穩。
球速對比:K2>藍省
手感對比:K2>藍省
控制對比:K2>藍省
中近臺正手拉球:從弧圈表現上看,
K2和藍省比制造弧圈的能力相差甚遠,但是唯一的優勢的速度比藍省提高了一個檔次,而且最重要的是不用灌膠灌油也可以直接上手。雖然弧線和普遍的正手外套有一樣的缺點--弧線不夠賊,太直。旋轉雖然不如藍省,但是和一般的正手外套來比較的話速度不降低的情況下,力量和旋轉已經是大幅度提升了。這個不像某網吹牛逼的套膠,說粘得能粘住球幾秒鐘,但是速度還能biubiubiu的,麻煩來給用戶解釋一下物理原理,兩個相反的東西如何做到一致性,莫非我們的物理時空是相反的?
球速對比:K2>藍省
手感對比:K2<藍省
旋轉對比:K2<藍省
力量對比:K2<藍省
臺內小球:這個小球太牛逼了,輕力量擺短可以擺到對手懷疑人生,甚至是要加點力才能穩定過網,這樣的小球,估計在外套里面,甚至是國套里面也是沒誰的啊。
總體來說:這款套膠,但是如果你喜歡外套為正手的感覺,確實可以一試。
反手篇
前臺小力量反手攻球:和傳統的德套相比,這自帶粘性的套膠,在指向性十分優秀,而且控制能力更強,在保留德套優秀的速度情況下,增加一點粘性,不僅僅是彌補了德套容易出現的虛彈情況,更是把旋轉從海綿中產生轉移到“海綿+膠面”。這不像尼奧省狂37度那種需要小力量依靠膠面制造旋轉,發力吃住球時候靠海綿,而K2從小力量開始就可以在“海綿+膠面”制造旋轉了。
反手起下旋:小力量就能很好的制造旋轉,你覺得拉下旋簡單嗎?對,就是自動擋,反手隨便無腦上臺說的就是這樣?我終于知道為什么這么多人開始反手回歸20世紀初的粘性套膠了。不僅薄摩擦蹭蹭就能上臺了,這K2甚至大力量時候海綿吃住球,也不會亂飛,從容上臺。
反手彈擊:說好的德套,彈擊能力根本不會差好嗎,即使是膠面的粘性會降低出球的速度,但是架不住海綿好啊,速度和傳統德套比,根本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