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影essential初上腳就有一種踩在彈簧板上的感覺,這種初感覺跟metaride如出一轍,但是同時也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可能有的重心偏高的隱患。之所以說絕影跟metaride如出一轍是因為兩者共有的滾動結構。就設計結構而言其目的主要是以減少能量的損耗,減少腳踝承受的壓力,減少體重帶來的較大沖擊力。
鞋面
鞋面采用梭織網布+復合網布結合Mono雙層材料拼接材質+半透明沙架賈卡材料+Coolshell科技鞋面三段式,輕薄透氣的鞋面導熱性能良好,不會有悶熱的感覺但有時無法保證良好的鞋面鎖定感。相較于metaride的圈狀針織工藝鞋面材質而言,coolshell這種透明的鞋面材料并沒有針織鞋面來的實在。
僅就在絕影essential的包裹體驗感上可能還與鞋帶孔的設計有關,5個鞋帶孔的設計可能不如絕影7個鞋帶孔來得實在。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絕影essential與絕影鞋帶一樣,這種扁平的鞋帶更利于鎖定,在穿著和奔跑過程中都沒有出現鞋帶松散的狀況。
外底
四雷大字遍布鞋底,搭配上類似地圖上等高線的彎曲線段首先在視覺上就足夠吸引你。但是透明橡膠材質卻由高配版GCU外底變成普通透明橡膠外底,因此在耐磨以及防滑方面我還需要在多路況的跑步情形中進行測試。
結構
絕影essential相較于meatride,鞋頭沒有metaride上翹高度高,就滾動體驗而言,絕影的體驗沒有metaride那么明顯。但是刨析絕影essential的中底結構圖,大面積鏤空的中底確保了壓縮的空間,讓緩震不只是由材料單方面承擔,而將一部分的壓力交由中底壓縮釋放。
緩震
結構緩震外加材料緩震,這種緩震結構讓我聯想到結構緩震的王者美津濃預言系列,如果外底再加上超臨界發泡材料pebax又會是何種體驗,真是令人期待。這種雙弓究竟為何物?球鞋下層搭載beng材料其軟彈感不用多,在馭帥13?的彈球測試成績上一騎絕塵。
初次上腳的體驗更不用多說,無論是客觀分析的數據還是身體感知都會反饋給你這種發泡材料的優秀觸感;上層調教lightform就按壓體驗來說比較軟但這種類似于etpu的混合材質,缺點就是緩震極限低;下層搭載比較彈的?材料不僅提高了緩震極限還擴展了軟+彈這一組合的可能性。但到底雙層beng材料的堆疊和單?加單層lightform的疊加,誰能達到1+1>2的效果還有待商榷。中底附帶一組相向而置的pebax支撐片,形成底部中空結構,質量小韌性好的特性則有利于更好利用結構形變疊加材料壓縮。
實際體驗
絕影essential在重量上更為輕便,對于初級跑者或者想去體驗滾動跑法以及?材料的嘗鮮者來說,是相比絕影來說更好的選擇。后跟處絕影essential與絕影一樣,沒有加入港寶,但是在鞋后跟的內側加入了兩個“小枕頭”,在跑步過程中還沒有出現鞋不跟腳的情況。也或許是鞋面后端使用的梭織網布較為硬質,以及在根部加入了一條強度不低的熱壓條,起到了較好貼合跟腱的作用減少了掉跟情況的發生。
初次跑步最直觀的感受是對膝蓋的緩震和保護不錯,個人觀點是:
metaride和絕影essential更推薦給跑步已經比較穩定的跑者,而且開始跑的時候需要以較慢的配速啟動,去體會剛性外底帶來的弧形滾動的感覺;如果跑的太猛太快,這兩雙鞋可能真不如一雙緩震還不錯的普通跑鞋,所以建議輕松跑的時候使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跑姿和跑步的調整上,因此兩雙鞋都更適合穩定的配速,去更多地享受科技加成的樂趣。
綜合來看在動態運動中,兩雙鞋剛性支撐的感覺如出一轍。靜態上腳都有重心偏高的感覺,但是在運動過程中,重心都較為穩定。絕影essential在高配速狀況下鞋底可能會出現抓地力不夠好的情況,所以相較于地面復雜的路跑,它更適合田徑場的轉圈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