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das Brazuca,球面上繪制著紛雜的彩色線條,adidas聲稱這款足球有著至今為止最為精準的飛行表現,經過迄今最長時間的品質檢驗,為球員們提供一種全新的體驗,與Jabulani 2留給你的印象完全不同。
回顧Jabulani
2010年,號稱在技術上更為先進的Jabulani誕生,
Adidas在這粒球的研發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將表面的質料從皮革換成了PU,構成了更加光滑的球面,皮球的外表的確更圓滑更光鮮了,然而事實上在實戰中卻給球員帶來了無數的問題,前鋒打飛機的次數越來越多了,皮球徑直從門梁的上方飛過落在停車場里……OK,也許還不只是停車場……任何一個體驗過這粒皮球的人簡直對其難以預測的飛行軌跡心存余悸。
Adidas在Jabulani的開發上是失敗的嗎?誠實地說,我覺得【是】,然而德國人在設計改進方面的思路是對的,德國人希望能通過完善皮球的動態飛行軌跡來提供更高的實戰價值,Brazuca的研發也延續了相同的思路,而這一次Adidas交出了一份更能讓人接受的答案。
Brazuca的性能表現
這一段是最重點的 – 不同于Jabulani總是要像展翅的天鵝一樣從門梁上嗖過去, Brazuca似乎有著更好的著力分布與飛行模式,當你大力觸擊皮球,皮球不僅是快速,而且能夠非常準確地向你所想的方向飛行過去。擊球的體驗總體而言非常棒,特別是當你用球鞋的甜點區域發球時,球速快得超出你的預期。
就觸感而言,密集的顆粒紋路賦予了這粒皮球極好的操控性,顆粒紋理的設計主要參考了空氣動力學的原理,Adidas試圖通過這樣的設計讓皮球在飛行過程中盡可能多地排除氣流帶來的阻礙。此外,這也提升了你的傳球精確性,帶有摩擦紋路的皮球相對傳統上完全光滑的皮球帶有更多的旋轉。
這粒皮球還會是(飛機的)噩夢嗎...
當然,這是我所聽到的關于Brazuca最多的一個疑問,我這么來回答吧,這粒皮球并非對每個球員而言會是個“噩夢”,當然它可能會變成門將的噩夢,一款在視覺上更帶有“娛樂性”的皮球本身對于門將的觀察力而言就是個挑戰,而這粒皮球又為增強擊球的體驗作出了特別的改良,每一個射手都會愛上大力將它抽向球門的感覺(不那么容易朝著飛機去了),而門將們或許不那么會希望經常從門線后面把它撿出來。
球迷版Brazuca的表現
這是這篇評測最有意思的部分。我和一些朋友在實戰中分別體驗了球員版的賽事用Brazuca和球迷版,而朋友們的意見普遍是球迷版有著更加自然,“更好”的比賽感覺。相對于專業大賽用球,球迷版把遍布摩擦顆粒的表面換成了光滑的皮面,而且稍重那么一點兒。在頂級賽事中,職業球員更傾向于使用專業足球,因為在保養良好而平坦的天然草地上,專業足球的皮面能使他們更加快速穩當地帶球奔跑在球場上。我的觀點是這樣的,如果你只是踢一些娛樂性的小比賽或是業余足球,不要從價格上輕易地判斷專業版Brazuca是一粒更好的足球,160美元與40美元之間的差價是非常明顯的,球迷版可能更適合你的實際需要。
建議
我非常清楚把皮球上的天然皮換成PU材質帶來的好處,特別是在潮濕環境下,PU球不會像皮革球那樣吸收水分導致球體變得更笨重,然而我很不喜歡擊球時皮球的表面反饋出的那種廉價的塑料聲,平常在射門時你不一定會注意到這種聲音,然而在硬質場地上,皮球落地時產生的那種非常惱人,廉價的聲音就讓你十分不爽。到目前為止,這是我對于Brazuca唯一的不滿。
總結
我非常希望能夠盡快看到職業球員在實戰中使用Brazuca的場面,只有頂級的足球賽事才是檢驗一粒賽事用球水準的真正舞臺。就我個人的體驗,Adidas從Jabulani的失敗中吸取了足夠的教訓,并將之轉化為新品開發中的源動力,我認為Brazuca不太可能在巴西世界杯中遭逢太大的爭議。即使是在較長的一段飛行距離中Brazuca也能有非常精確的運動軌跡,不再那么難以預測,而盡管球面的圖樣遭到了許多球迷的吐槽,但我相信Adidas基于主辦國巴西的文化底蘊作出的設計最終還是會被人們慢慢接受。
許多人會想知道,Brazuca是否是當前市場上最好的一粒足球,對于這個問題我并不是太確定,因為我的確體驗過比這表現更好的皮球,然而這畢竟是世界杯的比賽用球,從巴西之夏的開始到結束它都要陪伴著那些球員與全世界電視機與電腦屏幕前的觀眾,所以,擁抱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