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防結構
4-2-3-1陣型的后防線由一名守門員,一名左后衛,兩名中后衛和一名右后衛組成。在這種陣型中,后衛往往采用人盯人的戰術,中后衛盯防對方前鋒,而邊后衛則密切關注對方邊鋒的行動。兩名防守型中場在防線前提供防守屏障,保護四后衛。
控球時
后場組織
4-2-3-1陣型為守門員和防守球員在后場組織提供了選擇,后防采用的陣型要能夠提供場地兩邊和縱深來接球,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同時還要在攻防轉換和控球失誤時提供防守保護。
場景1
守門員(藍色1號)在罰球點附近控球,中后衛(藍色4號和5號)拉開到禁區兩側;
邊后衛(藍色2號和3號)拉邊前壓牽制對手的邊鋒(紅色7號和11號),或者作為一個接球選擇;
后防拉開前壓,為防守型中場(藍色6號和8號)回撤接守門員傳球創造條件;
如果對方前鋒(紅色9號和10號)控制住這個控球,則兩個中后衛在禁區邊緣接球。
在上面的場景中,守門員控球,后防如上圖所示站位,為“守門員提供了向前傳球的選擇”。邊后衛前插,拉開了場地的寬度,中后衛的位置給對方進攻線制造了兩難境地:如果他們跟著中后衛,那么其中一名防守型中場可以上前接球,如果他們盯死防守型中場,那么中后衛就可以接球。
如果對方選擇在前場高位壓迫,守門員可以選擇避其鋒芒,直接傳球給進攻型中場,兩個邊后衛插上提供邊路支援。
邊后衛協助進攻
在這個陣型中,邊后衛在進攻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要在邊路提供進攻選擇,使得進攻型中場可以內收在中路形成人數優勢,以開發對手中后衛和邊后衛之間的空間。
因此,邊后衛需要要充沛的體能,既能夠前插支持進攻,又可以在失去控球權時快速回防并延緩對手的進攻。與此同時,他們要對場上形勢有充分的理解,知道什么時候該插上進攻,什么時候該站住位置提供保護。
場景2
防守型中場(藍色8號)在中場控球,防守型中場(藍色6號)提供防守保護(3v2),使得兩個邊后衛可以前插助攻;
邊后衛(藍色2號和3號)拉邊前壓,同時拉扯對手中場防線,在對手中場線之后和之前創造出空間;
左右兩個進攻型中場(藍色7號11號)內切在防線間提供傳球選擇,為邊后衛創造空間;
藍色8號可以直接傳球給進攻型中場(藍色7號,10號和11號),或者直接打給邊后衛(藍色2號和3號)打穿對手防線。
在這種情況下,邊后衛前壓,與對方中場最深處保持平行。這樣會充分拉扯對方的中場線,創造出接球打穿防線的空間。
藍色2號和藍色3號可以直接接藍色8號的傳球,或者如果球向前打給進攻型中場,藍色2號和藍色3號可以參與第二或第三階段的比賽。
中后衛突破對方防線
在這個陣型中,中后衛的主要職責是提供防守穩定性和保護球門。有些時候,中后衛和后腰也可以輪轉換位,打破對手防線。
場景3
后防線像場景中那樣站位,對方前鋒(紅色9號)向內盯住6號后腰,以防6號接球;
門將傳球給中后衛(藍色4號),他此時擁有空間,可以接球向前,打破對手防線;
防守型中場(藍色6號)和中后衛(藍色4號)輪轉換位;
中后衛(藍色5號)內收提供防守保護,盯住紅色10號。
防守時
防守中路區域
在后場丟球時,后衛向內收緊,從而限制了對方在中路區域的活動。
場景4
對方中場(紅色8號)在中場控球,后防線(藍色2,3,4,5)向內收緊;
中后衛(藍色4號和5號)盯防對手前鋒(紅色9號和10號);
邊后衛(藍色2號和3號)對位壓迫對手邊鋒(紅色7號和11號);
防守型中場(藍色6號和8號)提供防守保護,限制對手傳球給前鋒(紅色9號和10號)。
中后衛有責任牽制對方前鋒。后衛內收,防止對手滲透性傳球,同時也可以壓制和影響對方邊鋒。
藍色6號,藍色8號在中心區域提供進一步的防守保護,限制對手向前傳球,并占據罰球區(14區)內外的空間。
防守邊路區域
場景5
對手邊鋒(紅色11號)在我方后場控球,邊后衛(藍色2號)壓迫對方11號,或者回撤到禁區,防止對手通過疊瓦式跑位傳中;
防守型中場(藍色6號)回防并回撤到禁區邊緣提供保護;
中后衛藍色4號回收到球的內側,同時盯著對手前插跑位的前鋒紅色9號,收緊空間限制向內的傳球選擇;
中后衛藍色5號和邊后衛藍色3號在遠端收緊,限制對手10號和7號。
在防守邊路區域時,邊后衛要上前逼搶,限制對手傳中,同時也要能及時回撤,防守對手的疊瓦式跑位。后腰和防守型中場在內線提供支援,而邊鋒也要快速回收支援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