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戊2021-09-08 07:28:05 回復
在拉球感覺出來前,最好的是練習打,先是正對來球的打,再是慢慢的傾斜拍型增加摩擦成分。對付上旋球和下旋球的原理其實是一樣的,上旋球如果打在球的下面,球會冒高出界,下旋球打在球的上面就會往下鉆觸網。那么應對的方法也是一樣的,無非是上旋球打球的上部,發力往下,而下旋則是觸球的下部往上打。
拉球的好處就是可以比擊打有更強的容錯率,沒有那么死板的應對,但是打球的原理還是不能違背的,下旋球如果你拉在了球的上部,就算你發力再集中,摩擦再充分,還是會下網的。和擊打不同的是,拉下旋球你可以拉在球的中間,然后往上發力,而如果靠擊打球的中間是會下網的。

蔣文殊2021-11-04 09:06:22 回復
發球時,所謂的吃住球,是指球拍和球充分的接觸,而不是薄薄的蹭一下。這就需要揮拍動作和拋球下落時兩者的接觸要恰到好處,關鍵在于球拍觸球后有個拍面角度的變化,目的就是用膠皮對球進行足夠的摩擦,使球產生強烈的旋轉。以發下旋球為例,球落下時,球拍向前揮動,在腰前的位置接觸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要點在于,球拍觸球時呈后仰狀態,迅速向底部摩擦的過程,拍面逐步變為與地面平行狀態,這個過程就是使球產生旋轉的發力摩擦過程。
要求:摩擦要充分,發力要集中,手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能全憑小臂和手腕的力量發球,同時也要把轉腰和身體重心移動的力量用上,只有這樣,發出去的球才有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