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泰克西姆值不值得買(入手心得)
2023-06-17 閱讀[249]
蝴蝶泰克西姆,總體來講是一塊有特色的板子,板身硬脆,典型的類vis的外置手感。支撐不差,發力也有足夠的力量,最突出的特點便是上旋對抗攻防時極高的容錯率,基本上球打到了板上自己就能回上臺,指向性控制也很好,小球臺內也是不帶差的,還不怎么挑膠皮。總而言之是一塊手感好,性能優良,容錯率極高的拍,業余直板不論什么打法都可以用,單面雙面都能夠支持。有很多球友用這塊板打顆粒,其實這是塊很適合打兩面反膠的拍子,貼顆粒反而會有性能上的損耗。
這板子優點還是挺多,畢竟作為"典中典"直板底板的代表也不是沒道理的。說完了優點,就要講講這玩意兒的缺陷了,差不多也是我放棄這玩塊拍子的原因,既不是因為板身太厚對橫打不利(板身厚可以深打磨,反而會比薄板更握得住),正反手轉換不行(這板小板面正反轉換還是不錯),也不是性能,手感上的一些缺失。事實上這塊底板的性能,與其說是進攻型,倒不如說成是全面型偏進攻型。如前文所言,極高的容錯率可以支撐起使用者多樣的打法,這點尤其對于直板而言是比較重要的,可攻可防,而且回球質量也差,什么打法都可以用它,所以稱其為全面型打法的拍子完全是可以的。
但為什么叫它為"偏進攻型"板子呢?這就要講這板子的問題了,幾乎也是幾個要命的問題。特別是搶攻下旋球的時候,你用它可以用加轉拉過去,也可快拉快攻過去,但如果一用前沖去搶拉,就非常容易出界,撞擊稍微多一點弧線就長,容錯率一下就低了。同樣的問題還在發力攻拉上體現了出來,你發力拉出來的球速是很快,但唯獨缺乏旋轉與力量,整體質量自然也不怎么上得去,看似打過去的球很快,其實很好防。想加質量,要么搶上升期加力拍,完全犧牲旋轉與弧線,要么就壓著拍子往前只用純摩擦拉過去,這樣打過去的球倒是又轉又快,但是對框架結構有著極大的考驗,而且時機稍微差點,撞擊稍微多一點就打不了了,一般二十多個發力拉也就拉出一兩個,偶爾四五個,更多的時候是直接拉不到球,或者拉到了就跟拍過去的差不多,幾乎毫無旋轉,完全是只憑借自帶的弧線上臺,特別奇怪。一言蔽之:持球性不好,力量很難往上加。
其實作為外置板的通病,持球性差是比較正常的,在配膠上下點功夫就可以避免了(尤其是這種不挑膠皮的板子想要通過配膠在性能上有點提升得絞盡腦汁)。后來把正手換成41度狂飆2以后上述問題果然彌補了不少,持球時間,力量旋轉也都上來了,但代價就是整體容錯的降低,而且手感會變得特別迷:有持球感,基本沒有吞吐感,因為硬頂的狂2把這點可憐的吞吐感直接掩蓋了,于是你就會感到球打在拍上,停留了一段時間,啪一下就出去了,幾乎沒有形變感。雖說質量上去了,但會給人一種"毫無游戲體驗"的感覺,而且反而會比之前更考驗基本功了,而且要質量的話也早換成其他弧圈底板了。
不管怎么講,泰克還是個特色鮮明,以高容錯為突出優點的板子,回球質量不差,但代價就是進攻質量的欠缺,要質量也可以,但極其考驗基本功,有這功力早打其他的進攻性底板了,質量還更高。而這也是我放棄泰克的最終原因,打這塊拍子會讓我越打越懶。畢竟能不發力就可以出質量又為何非要花功夫去找很難打出來的高質量呢?估計也是專業選手不打這板的原因,難出質量,支撐雖然強,但質量就是很難上去。總的來講這拍子是業余大爺神器,但要想進階還是早點換成其他板子,不用考慮這塊拍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