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碳素底板顧名思義是在純木制底板中加入了含碳物質,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加底板的硬度,增大擊球力量,加快脫拍速度,使過去的球威力更大,但同時存在的矛盾問題就是,對于底板的控制減弱了,對于非專業選手來說,更加難以控制了,而且在回合當中,不敢主動的發力,因為在活動的球當中我們很難始終使自己保持一種良好的擊球動作,要靠很好的手感來調節,但是球一觸到球拍就走了,所以很多時候,在我們還沒有完全是球吃到球拍上,它就已經脫拍了。
二、碳素底板現存有很多種形式,有中間夾一層碳素的,有兩層碳素的,也有三層碳素的,還有噴碳的,各種形式的碳素底板都有其特性,一層碳素的底板一般是夾在底板的中央,它的性能是使拍子在接觸球后先吃一部分球然后由底板中央發力,將球擊打出去,兩層和三層碳素底板的目的和一層碳素的底板是一樣的,噴碳的底板其中央是純木只是在拍子的表面噴了一層碳素,主要只加強了底板的表面硬度,目的是加快脫拍速度。適合喜愛使用硬制底板的球迷朋友。
三、從發球到一個回合結束,我們來看一下碳素底板與純木制底板的區別:
首先,發球,當你將球拋起后,準備觸球,摩擦球,產生一定的旋轉,完成發球的目的,這時碳素底板由于其脫拍速度比較快,吃球性能不如純木制底板,使得盡管能發出我們所預想的旋轉的球,但是總是感覺發出去的球沒有我們所預想的那樣轉。在對方接了發球后,我們開始進行一個回合,在形成相持局面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總是不能很好的控制球的力量和旋轉,因為它沒有很好的吃球性,所以在和原來與自己水平相當的選手進行比賽時,總是不那么自信的回擊每一個球。
其次,在對手發近臺球的時候,我們已經判斷出了對手發的是什么球,也做出了正確的反映--擺短,但是假使你能看到自己的回球,你就會發現我們回去的的短球,往往不能很好的控制在網前,一般都能夠給對手提供搶攻的機會,在接完發球后,總是將自己置于被動。這主要是因為,碳素底板的脫拍速度過快,沒有等我們很好的控制球就已經出拍了。
最后,在使用碳素底板的時候,我們或許能感覺到,碳素底板盡管速度和力量都不錯,但是總是在手感上給人一種生硬的感覺,相對而言,純木制底板在這方面就沒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在目前我們所知道的經典底板中,大部分是純木制的,無論是BETTER STIGA 還是國產的紅雙喜,都是本著好控制,底勁足的原則,畢竟乒乓球的技巧還是在吃球后在發力。既能增強穩定性同時又有很好的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