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競速旗艦
李寧飛電男子馬拉松競速跑鞋 精英運動員版
2019年碳板浪潮下的國產碳板第一鞋,這個應該沒有太多的疑問。造型,售價都比肩耐克的Nike ZoomX Vaporfly NEXT% 。
綜合實力應該還是比Vaporfly NEXT%略遜一籌,但總歸是有自己獨特的品牌價值存在,李寧忠粉和不差錢的大佬可以上手,哪怕是收藏一雙也是有意義的。
定位于飛電之下的天馬雖然官方售價只要1159元,但僅配備了泡棉,沒有碳板加持,個人感覺意義就不大了。
2.輕質跑鞋
輕質跑鞋現在在李寧官網有25款,但個人感覺這個系列其實是目前李寧在網絡上聲量較大的系列,超輕系列發展了17代,而赤兔4則是網絡人氣很高的鞋款。
(1)超輕17男子輕質跑鞋
超輕17是目前李寧旗下關注度很高的一雙鞋子,特別是漸變那個配色非常亮騷,個人非常喜歡。很多朋友喜歡拿這雙鞋和安踏氫跑2.0相比。從重量上來說,超輕17可能要略遜一籌,但在保護,耐磨上個人覺得超輕17完勝。
超輕17鞋面是賈卡紗面采用椽結構制成的,透氣,支撐都非常不錯。鞋帶延伸到足跟的熱熔材質提升了包裹感,后跟處的TPU又能加強穩定性。
lightfoam材質的中底非常輕軟,還在足跟處有挖空,進一步減重。在挖空處填入一塊硬質TPU,提高鞋子的橫向抗扭能力。覆蓋全掌的橡膠大底防滑耐磨都沒得說。這也是整鞋比安踏氫跑2.0重的原因所在,但個人覺得這樣的設計是劃算的,犧牲了一點重量,提升了整體性能。
但這雙鞋依然只是輕量級跑鞋,鞋底偏軟,保護性措施依然無法和主打支撐的跑鞋相比,建議不要穿這雙鞋進行深度運動。5-10km跑步,日常通勤那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2)李寧赤兔4代男子輕質跑鞋
個人覺得赤兔4的設計非常象某國外大牌的旗艦產品,特別是那個晶藍配色,當然個人一直對于外觀模仿持肯定態度,原創搞不好的情況下模仿才是第一出路,你現在看到的所有經典品牌說不定早期都有借鑒的元素。
拋開外觀,從技術層面看,赤兔4完全就是超輕17的升級版。同樣的賈卡材質鞋面,不過進行了立體印刷,在更為美觀的同時有助于提高包裹感。依然是lightfoam材質中底,足弓處加TPU也都一并保存。全掌耐磨橡膠大底還做了一個分區設計,方便足部更好的發力。
有網友說這雙鞋偏重,本來這雙鞋的定位也是專業馬拉松鞋,保護性措施加強的情況下,重量增加個人覺得正常。
另外追風LT的結構基本上和赤兔4是一樣的,連材質也是一樣,但價格更貴到455元,個人覺得就不劃算了。如果預算足夠,反而是可以看看追風。
(3)李寧男子專業競速跑鞋 追風低幫
相比赤兔/追風LT,追風在結構,材質上都做了全面升級。首先是鞋面使用了彈性紗線+CORDURA科技,采用一體式襪套設計,提升包裹感和穿著舒適度。
中底是云LITE材質,搭配后跟DRIVE FOAM回彈科技,整體更軟更回彈,足弓CARBON FIBER碳板材質提供了更好的抗扭性能,在奔跑中有更好的保護。全掌分區耐磨大底,提供更好的防滑耐磨特性。
從名字也可以看出這是一雙專業競速跑鞋,適合有一定基礎的跑友選擇;當然不低的顏值,有新手跑友想買來穿搭這個也是毫無問題的。
3.減震跑鞋
緩震系列產品是李寧官網上最多的,總共有75款,個人覺得其中2個是比較有代表性的鞋款,分別是依靠材質本身緩震的云六代,主要依靠形變緩震的李寧弧。
(1)李寧云六代減震跑鞋/云六代Element
這雙李寧云六代個人感覺可以作為追風的絕佳替代品。最核心的中底是李寧云科技,同樣搭配了DRIVE FOAM插塊,TUFF RB全掌防滑大底。鞋面是萊卡材質,透氣性應該不如超輕的賈卡或者追風的一體飛織,但整體包裹性肯定不錯,大不了秋冬穿嘛。有一個配色是硬幣灰/火焰紅,非常好看。
因為沒必要追求輕量,云六代除了中底之外其他配置相對一般,但就299元的價位,還要什么自行車呢。
(2)李寧弧男子一體織透氣減震跑鞋
這是目前國產跑鞋中比較少有的依靠結構物理形變帶來減震效果的跑鞋,國外大牌中我記得現在也就比較小眾的ON昂跑還有美津濃預言在使用類似結構。這種結構理論上能提供更好的緩震和回彈,而且從2011年李寧弧發展到現在,也算是見證了市場的考驗,應該沒什么問題的。
除了鞋底之外,其他配置都中規中矩,襪套式設計,一體飛織鞋面,足跟TPU,橡膠大底。整體看起來都還算是一雙正經跑鞋,但有一個多彩潑墨漸變的配色,搭配李寧弧特有的中底外形,漂亮得不像實力派,上腳說是潮鞋那也是完全沒有一點問題。
時尚跑者可以考慮,但真正拿來跑半馬甚至全馬,個人覺得有待更多大神驗證。
另外李寧曾經還開發了氣墊弧減震技術,主要依靠氣墊的減震跑鞋,不用說你也覺得和誰家技術眼熟吧。但目前淪落到姓名都沒有了,感覺很邊緣化了,如果想試試的話,官方售價才199元,隨便買一雙也是沒問題的。還有支撐比較強的烈駿系列,目前也就剩一雙時尚線產品,官方售價1299,這個意思就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