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izuno Wave Rider 24
美津濃的Wave Rider系列可以說是美津濃家的常青系列了,如今已經來到的第24代,相比于前任23代,24代在鞋型上進行了改變,鞋子整體感覺要更修長一些,中底內的wave片相比前兩代波紋起伏也要更小一些。
鞋面沒有沿用AIRmesh,而是使用了Engineered mesh工程面網,提升透氣性,增加彈性。
而最大的改變還在于鞋底技術的更新。與前一代Rider 23相比,
Rider 24中底上層依然沿用技術成熟的U4ic復合材料,而中層的Wave片則與前代有所不同,其波浪起伏程度更小,顯得更為流暢,下層的緩震材料則從U4icX更新到了最新的Enerzy材料,且從前代的僅配置在足跟部不同,新材料覆蓋了足跟到足中部,覆蓋面積更大。當然這樣覆蓋會不會影響到鞋底Intercool透氣性就難說了。大底方面依然是X10耐磨橡膠大底,整體結構上與前代相同,但防滑紋路設計有所不同。
因為新材料Enerzy替代掉了U4icX,且覆蓋面積更大,使得Wave Rider 24在緩震性能上,比上一代提升了約6.7%,在能量回饋上,比上一代提升了約12.1%。
新材料的使用使得Rider 24在上一代的基礎上,性能有較大幅度的提升,且鞋面重新設計,更為修長流暢,相信會成為美津濃的又一爆款。
2.Wave Rider NEO
Wave Rider NEO是Rider的衍生版,但與WaveKnit R系列不同的是,Rider Neo在Rider系列的基礎上進行了較大的改動,不光鞋面不同,鞋底也有所改動。下面我們來看看這雙Rider Neo到底是怎樣一雙慢跑鞋。
首先在外形上,哪怕是與最新版的Rider 24相比,都能感覺到巨大的差異,除了鞋底線條有些相似外,其他部位差異都很大。
鞋面方面,Rider Neo首次在慢跑鞋上使用了一體式鞋舌設計,鞋面材質類似于Knit系列的材質,但透氣性要比Knit系列要差。一體式鞋舌的優點在于鞋舌不會隨著運動偏移,且不會出現鞋舌硌腳的問題,不足點在于不能像普通鞋舌那樣控制鞋子的松緊,可調范圍小的多,且不易穿脫。
中底方面,看官網的介紹,這款鞋子的中底全部采用最新的Enerzy材料,中間夾有Cloud Wave片,大面積的使用Enerzy材料極大的提升了鞋子的緩震及能量回饋的性能。
最后,這雙鞋的大底也一改Rider系列慣用的X10橡膠耐磨大底,而使用了抓地力更好的G3大底。G3大底在抓地力方面要優于X10,但耐磨性方面卻遠遠不及X10的表現。因為大底材質的不同,也就決定了這款鞋子更適合場地運動,而不適合馬路,公園等路面比較粗糙的運動場景。
3.Wave Sky 4 & NEO
最后再來看一下另兩款使用新材料的慢跑鞋:Sky 4 & Neo。為什么要將這兩款鞋放到一起來說,因為它們除了鞋面技術不同外,鞋底技術相差不大。
Sky Neo可以看做是Sky的衍生版,與Rider Neo大膽變化不同,Sky Neo僅是將Sky 4的鞋面換成了一體鞋舌款,鞋底與Sky 4基本相同。不禁要想,WaveKnit S系列要就此消失了嗎?
鞋底使用新研發科技:Foam Wave,這是由兩種柔性材料構筑而成的,能帶來良好的減震性能,但相比傳統的波浪板,是否在提升減震性能的同時,機械性能也有所削弱呢?
中底采用Enerzy新材料,提高緩震及能量回饋性能,配合新的Foam Wave科技,會不會讓Sky系列的踩屎感追上友商呢?
Sky4有加入XPOP材料配合Foam Wave波浪片,而Sky Neo全部使用了Enerzy材料,從兩款的售價上來看,顯然Enerzy材料要比XPOP值錢,哈哈。大底方面,材質均為X10耐磨橡膠,鞋底紋路略有不同,但相信抓地力,耐磨性等方面應該差異不大。
最后就是差異最大的鞋面方面,Sky 4使用的是AeroHug技術,包裹性和支撐性要更強,而Sky Neo使用的是Knit編織技術,透氣性要更好。
從Sky的技術上來看,這雙鞋的緩震性能更加,但透氣性和重量不占優勢,比較適合出街穿著和短距離跑步穿著,長距離跑步并不適合。
總結
如果你想選擇一雙美津濃使用最新Enerzy材料的慢跑鞋,那么可以在以上4款里進行選擇,Sky 4 & Neo鞋底更軟一些,但更重也更燜,Rider 24價格最低,Rider Neo的大底耐磨性要差一點,綜合來看,日常慢跑Rider 24依然是最優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