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硬互補是“統一與平衡”的搭配原則,就球拍的底板,海綿,膠皮搭配來說必須追求“統一與平衡”,弧圈球打法使用容易制造旋轉并離臺擊球有速度的高彈力底板與較硬海綿的反膠球拍,近臺快攻選手選擇反彈速度更快的硬底板與較軟海綿的正膠搭配,削球選手選擇易于控球,變化和拉弧圈球的大板面底板與薄海綿的長膠球拍,這都是追求打法與球拍底板,海綿,膠皮的統一。
就“平衡”的概念而言,軟底板須與硬海綿搭配,硬海綿須與軟質膠皮搭配;而硬底板須與軟海綿搭配,軟海綿須與硬質膠皮搭配,這樣才能獲得球拍的內在“平衡”。
使用反膠的弧圈球攻擊型選手既追求離臺不同距離擊球的高速度,又追求擊球的高旋轉。選擇較軟的底板在擊球瞬間會產生較大的變形,這種通過深度變形與恢復的過程會提供充分的能量將擊球弧線打得更長,飛得更快,同時較軟的底板還能保證摩檫控制球的必要時間。然而弧圈球更需要快速的旋轉,因此只有較硬的高彈力海綿才能在摩檫擊球過程中為提高擊球的自轉速度及時地提供充足能量,否則雖然能拉出較好 弧線,但是不容易打出強烈的旋轉與速度。所以“軟底板+硬海綿+軟膠皮(反膠)”是弧圈球攻擊型選手 選擇球拍的“平衡”原則。
近臺快攻選手主要追求近距離的擊球節奏速度,同時還要保證擊球瞬間的爆發力與突然性。選擇較硬的底板在擊球瞬間變形較小,這種淺度變形與恢復的過程能及時將來球反彈力與球拍的彈力轉化為快速擊球所需的“混合能量”,同時較硬的底板還能保持較短的“持球”時間,使擊球表現出充分的瞬間脫板突然性。然而近臺快攻也需要一定的對球摩檫來保證在快速擊球的基本弧線,以確保命中率。選擇軟海綿為的是盡可能地延長摩擦控球時間,控制硬底板和硬膠皮產生的過快速度,從而保證快速與突然擊球都在“可控制”的范圍內。因此“硬底板+軟海綿+硬膠皮(正膠)”是快攻型選手球拍的平衡原則。當然,現在打正膠的人越來越少了,許多人雖然堅持近臺快攻,選擇硬底板,可是他們也用反膠。根據“平衡”搭配的原則,適合近臺快攻的反膠球拍其海綿硬度應該比弧圈球打法選擇的海綿硬度要低一些,而其適用的反膠則應該選擇膠質硬一些的“快攻型反膠”才好打。
按照“統一與平衡”的原則配置得當的球拍,可以讓人們在打球時得心應手,盡情揮灑自己的風采。當然也有例外,超越一般性的配置原則,會打出十分個性的“怪球”來,只是需要十分“個性”的技術與個人特殊條件與之匹配。當然人們更要有追求的精神,學習先進技術,研究掌握擊球用力的多種技能,技巧和戰術變化,適時地調整自己球拍的配置,才能使手中的球拍成為真正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