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里莫拉茨碳素
簡稱“普碳”。正如名字所暗示的那般,似乎普通人就能駕馭好它。三木二碳素的結構,卻有著不俗的破壞力。這種結構演繹出來的是干脆利落的球風。出球直接迅猛。無論直板還是橫板,都有眾多擁躉。
有的貼著狂飚2,可謂“硬上加硬”,但實際上,普碳的吃球還是不錯的。有的貼著軟得要命的舊式套膠- Sriver FX,就能掀起快打旋風。更不用說,當下還有眾多專業隊的選手和體校的小孩用普碳貼著正膠或生膠了。
是的,它并不以旋轉見長,但在高速的狂飚上,它是一把好手。而且很容易就能掌控。
2.蝴蝶王泰克西姆
從名字上,“蝴蝶王”的風靡程度就可見一斑。蝴蝶王一開始并非官方的命名。直到今天泰克西姆被人們認可為“蝴蝶王”,也因為自身過硬的實力。這是一塊可拉可打的底板,至今銷量突破30萬支。7.0mm厚度給予了它充足的支撐力,以便在快攻時提供剛性,以及速度上的推動力。
外置藍芳碳提供了出球直接的爆發力,桐木大芯通透緩震,對于近臺快攻又大有益處。不得不說,泰克西姆是直板單面拉攻一代人的印記。而且因為板子本身剛柔并濟,無論貼反膠還是正膠,打起快速攻防起來,都十分合適。
3.尼塔庫碳吉他外置
伊藤美誠的成績說明了:塑料球時代有可能成為快攻打法的輝煌時代。她用碳吉他給中國國手們造成過很大的困難(現在碳吉他升級成了伊藤美誠碳)。在結構上跟Viscaria有一定的相似度,但用的是純碳素。秉承著尼塔庫的優良手感,弧線比Vis更加低平,對于弧線低的近臺球能更輕松地彈擊和拍打。這是碳吉他的快攻價值。
雖然絕對力量值不如Vis,但持球感還是好于Vis,底板很容易就能打出形變和速度。眾多正膠和生膠選手都對碳吉他親睞有加,事實上,搭配兩面反膠亦沒有問題。
4.優拉諾比利斯
代表人物:美國隊的張安。這是3+2結構的久別重逢。因為時下的碳板已經是5+2的天下,3+2顯得更為直來直去,旋轉的層次感更差一些。但是,對于快攻好手來說,諾比利斯(Nobilis)卻不一般。兩層PBO-C纖維的武裝,使這塊底板變得剛猛,同時有了足夠的反彈力。新塑料球時代,底板剛性的訴求上升到一個新高度,硬實的3+2并非不能有所作為。
諾比利斯1.2mm厚的檜木面材,加上PBO-C纖維和厚板身,整體變得穩定扎實,又細膩堅挺。
5.蝴蝶維斯卡利亞
代表人物:木子。曾幾何時,以CL為首的純木七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眾多打顆粒的國手喜愛。但是到了塑料球時代,芳碳板變得更受矚目。維斯卡利亞(Vis)是一支非常全面而且百搭的底板,從不同的配膠到技術打法。它可攻可守,有一定的形變,又有充足的支撐。而且在近臺的一速確實不錯。它不是最快的,但快的同時又能有高上臺率。發力充足之后的殺板,又確實很震撼。
一支直板蝴蝶王泰克西姆,一支橫板
蝴蝶王維斯卡利亞,都是全面均衡的化身。對于快攻選手來說,這樣穩定而扎實的底板確實很適合。
6.斯蒂卡黑檀七
代表人物:孫銘陽。反手正膠102的孫銘陽用斯蒂卡黑檀七演繹了連珠炮彈似的彈擊。黑檀系列在塑料球時代之前的幾年,是女隊用板的王者之選。黑檀七,也曾經是殺神陳玘的掌上利器。就是因為它形變充足又底勁強悍。
作為一塊純木七層,即便退臺之后,黑檀七仍然擁有驚人的底勁,足以與碳板分庭抗禮。除此之外,因為有黑檀面材的輔助,黑檀七的出球速度又十分出色。再加上七夾一直以來擁有的忠實,線性的手感,成為很多快攻選手的心頭所愛,那是很自然的事了。
7.斯蒂卡CC7
這是一個暴徒,不同于斯蒂卡CC5綿延的,多板穩定的弧圈,CC7是一個十足的硬漢。白蠟面材本身就不軟,再加上硬質的,擁有彈弓效應的云杉作為力材,以及兩層置于大芯兩側的薄碳,這樣的剛猛結構,比起納米碳王,更撐得起高速進攻的“王”者之名。
雖然并不容易打透,更高的硬度,卻有著更高的力量天花板。只是要求使用者內力必須深厚,一旦開啟,便有超長的弧線和強悍的穿透力。這是一支從一速到二速都可以很嚇人的球板,快攻起來,從來不讓人失望。
8.挺拔鋼鐵超二代
小球時代,挺拔的三碳皇便被視為剛猛無比,是一把快攻利刃。而升級后的鋼鐵超系列同樣保持著高速的特點。第二代的鋼鐵超,7+2的結構,阿尤斯面材柔軟而吃球,巴莎木大芯輕卻牢固,亦被作為航空材料使用。
鋼鐵超二代的身上,為了強化剛性和爆發力,將超高強度的Dyneema纖維與碳纖維混編,代替了原來的薄碳,可以說:有了鋼鐵一般的身軀。
這是一塊擊球聲音相當清脆,震手感輕微又具有高反彈力的底板。再加上7.2mm的厚實板身,在反手彈擊和正手攻打時,都有明顯的指向性和非常快的速度。
9.蝴蝶張本智和ALC
這是一塊內置芳碳的底板,卻贏得了正膠選手的青睞。代表人物:加拿大的張默。張本智和ALC雖然是同Innerforce Layer ALC一樣的內置結構,但形變并沒有那么大,退臺也顯得有點肉。但近臺的借力封擋速度卻相當可以。真正詮釋了:這是一塊符合正膠打法所需要的“柔和又堅挺”。柔和是在臺內小球控制時可以很自如,同時充分發揮正膠技術的刁滑;堅挺是說底板本身支撐力并不俗,擊打起來可以很兇猛。
值得留意的是,蝴蝶的內置芳碳采用的是爆發力更短促集中的藍芳碳,硬度上高于國產的黃芳碳。黃芳碳強在蓄力,但比藍芳碳柔和。而內置了藍芳碳的張本智和ALC看似沒那么剛硬,事實上卻適合高速攻防,擅長借力打力。這是快攻打法的必備。
10.亞薩卡競技者速度
這是一塊外置芳碳的底板。但仍然有著亞薩卡底板一貫以來不錯的吃球感。當張本智和ALC做得比一般內置芳碳板更硬實,競技者速度則做得比一般外置碳板更柔和。它沒有Vis和波爾ALC它們脫板那么快,卻在高速的攻打中顯得更為持球。向中庸進軍,就如張本智和ALC一般,回應了“柔和又堅挺”的正膠打法的訴求。
有足夠的反彈力和支撐力,并且在中小力量下就能觸發芳碳的按鈕,有出色的一速。這就是快攻選手的要求吧。怪不得有很多專業隊選手喜愛它,如廣西省隊的王林堃,國內最好的正膠選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