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象征著皇權的權杖命名,無疑寄托著優拉中國對這款底板的厚望。這幾年,優拉的球板很少引起這么大的關注量。我想起來的,比較熟悉的是之前的優拉阿魯納和美國隊張安手持的Nolibis。而這一次,是一下子推出了包含3款底板的龍焱系列,分別為:冰封,混血和價位最高的權杖。
結構探析
顏值的東西一目了然。做工上也比較精細。手柄握感相對扁平,還是挺舒服的,正反手轉換過來比較愜意。
結構上,官方所言,林巴面材+纖維層+林巴過渡層+阿尤斯大芯。事實上,我觀察,這個大芯應該是桐木大芯。經過試打,那種發力后的吞吐反饋和防守手感也更像桐木大芯。纖維層呢,上面已經提到,是水平層的PBO-C和垂直層的AL-C編織在一起。PBO-C就是ZLC了。簡單說,就是橫向的ZLC和縱向的ALC混編。這應該是球板史上絕無僅有的操作。
柔和的林巴面材在中小力量下會有不錯的持球感。然后將高反彈力,出球更為簡潔干脆的ZLC和擁有瞬間咬球停頓感的ALC結合在一起,力爭締造出旋轉,速度和力量的高度均衡。
手感反饋和主要性能
ALC和ZLC結合的手感,有種說不出的感覺,畢竟從未有過。但權杖這支底板,給我有一種“纖維力量大過木材力量”的錯覺。似乎這不是一支乒乓球底板,更像是布滿張力的羽毛球拍。如果對比蝴蝶那些超級纖維底板的話,會感覺發力后,蝴蝶的更有木頭的手感。而優拉權杖,更具有明顯的纖維味。
這是一支很彈的底板,脫板時間較短。所以一速絕對快。比眾多外置的ALC底板(Viscaria,波爾ALC之類)更快。在不發力的情況下,還是比外置ZLC慢了一點,但發力后,速度可以說不相伯仲了。
旋轉上,由于林巴面材的存在,同時ALC也具備一定的吃球感,要制造出強烈旋轉還是沒問題的。但,需要“有意”去制造。它不是那種碳素45之類相對軟點,持球細膩的板子,隨意就能加轉。權杖還是更多表現出剛猛的一面。如果只是漫不經心地拉一板,上臺率也還行,但旋轉不會很強。這時對方容易封擋。
力量方面,權杖確實很彪悍。用了以后,球友都反饋我的球質比原來上升了一個檔次。纖維的力量感確實是強。可以說,這是一支結合了ALC的吃球和ZLC的高反彈力的球板。既有不錯的弧線制造能力,又有強大的速度和力量感。表現出比ALC底板更明顯的剛性和彈性,但同時又不像超級ZLC底板那么“干”,權杖還是有不錯的韌勁的。
實戰表現
弧圈能力上,確實不賴。而且越發力的同時,威脅性和穩定性更強。因為杰出的彈性,本身速度值就很彪悍。纖維的力量又大。拉沖弧圈給對方的壓迫感十足。
防守的話,借力防的指向性也較為精準,速度中等。但在借力中加力的話,速度就提升很多。不過因為確實還是太彈,有些容易出界。
臺內小球的控制上,稍微容易冒高。對于一些含糊球的處理,比如糾結于擺還是挑打時,會容易失誤。對于部分自己沒想好的回球,因為權杖的脫板還是快,彈性強,所以無謂失誤還是多了點。需要時間去充分認識和適應它。
總體而言,這支ALC和ZLC混織的球板,具有非凡的球質。將干脆利落,高反彈的ZLC和具備咬球韌勁的ALC兩相結合,成就了獨特的手感和威力。但因為剛猛和脫板快的特性,對于初級球友顯得不友好,適合更高水平的選手去駕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