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米茄4亞洲和歐米茄5tour海綿硬度是一樣的,都是47.5度,手感也算是比較接近,確實是正反手皆宜。但這個正反手皆宜只是對inner alc來說的,或者與之類似的底板來說的。之前反手貼的45度的歐米茄5pro,它對inner alc來說就偏軟了,一是出球偏肉,二是發力比較猛之后,海綿支撐力不足,弧線會變得過于低平,不那么扎實。
正反手我都試了,歐米茄4亞洲和歐米茄5tour都可以打inner alc的正反手, 而且手感都很通透,韌性也不錯。不得不感嘆,這個歐米茄系列的風格確實很類似蝴蝶的T或D。歐米茄的碳素海綿確實也足夠扎實,而且都是小孔蛋糕海綿,與蝴蝶的t系的蛋糕海綿是類似的。inner alc反手必須得47.5度才夠扎實,才夠給力,但這個對技術能力就有要求了。雖然配軟一點的也能打,但配軟點速度和韌勁就明顯降低了。對于inner alc來說,它的最佳海綿硬度就是47.5度。反手撥球,脆透,速度比較快,旋轉比較足。稍稍退臺,反手快撕,出球穩定的同時,單板質量也比較不錯。蝴蝶的反手一直是在線的,無論純木,內置還是外置,蝴蝶的反手統統都不錯的。正手用歐米茄5tour也是挺完美的手感,非常的通透,手感非常的脆,不比外置alc差。
inner alc并不是龍五那種發悶的感受,與龍五x有幾分類似,非常的脆彈,也足夠柔和,控球很舒服,正反手攻球的手感都非常的清晰明快。毫不夸張的說,inner alc搭配歐米茄5tour正手攻球每一板都是享受,聲音清脆,手上很有數,出球很干脆,毫不費勁,不會有任何的發力的沉重感。稍稍不同于外置alc的那種脆彈,inner alc在脆彈之中又多了幾分裹球的穩重感受。47.5的德套,很多配vis反手都不太裹球,但inner alc配歐米茄4亞洲,反手拉沖下旋就非常得裹球,而且出球質量非常的高。對手劈長我反手位,我快速后撤一小步,然后反手直接拉沖對方反手位,這個大斜線直接一板拉穿對手。inner alc這個反手拉沖下旋的單板質量我很滿意,甚至比外置alc拉沖下旋還更轉更頂一些。inner alc在絕對速度上是稍微弱于外置alc的,但是inner alc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中小力量,中等力量的時候,inner alc更裹球,旋轉會比外置alc更好。
雖然退臺之后,inner alc的正手比波爾alc的速度和底勁要弱一些,但是在別的方面,在控球,在制造旋轉,在小球方面,inner alc都有一些優勢。尤其是在拉沖下旋方面,inner alc在搭配47.5度的歐米茄系列的時候,它的表現非常的優秀。
inner alc并不是968那種風格的內置,它更像是提升控制和裹球的波爾alc。雖然絕對速度不如波爾alc,但是inner alc不那么挑膠皮,是可以提升套膠的裹球和旋轉的。這支板子,初級和中級其實是很值得嘗試的,比張本alc更全面,比奧恰alc更穩定。如果你是高手,inner alc也值得,不過正手就得多拉一兩板,多打打連續和落點,它肯定不像968的底勁那么足。但是inner alc反手比968好配膠,也比968好進攻。968的反手始終是個弊端,外置alc也有自己的一些配膠難題,inner alc沒有絕對的速度和力量優勢,但是乒乓球也不只是打速度和力量的運動。乒乓球是綜合的,講究速度,旋轉和落點,還有各種技戰術的合理運用,inner alc是有自己獨特的配膠和控制優勢的,而且它的速度和力量也不算差,起碼是中等,甚至中等偏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