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薩卡Alnade的纖維我怎么看怎么像506a,感覺都是類似尼塔庫的的那幾支外置纖維板的纖維。當然了,僅僅從外觀和顏色上去看,難以做實。但具體使用起來,打起來,alnade確實有點類似506a。當然了,506a定位還是更低一些,手感還是沒有alnade那么酥脆的。大芯方面,506a還是沒亞薩卡alnade的大芯那么硬實。說到大芯,尼塔庫的桐木大芯堪稱一絕,可以說比蝴蝶的桐木大芯還扎實。所以如此看來,alnade確實太像尼塔庫代工的了,這么相似的纖維,這么相似的大芯。整體而言,如果你覺得506a定位偏低,你可以考慮升級到alnade。但alnade是更硬實更扎實的存在,所以配膠就得注意了,正手不要配太硬,容易適得其反。
目前這套配置,算是又驚又喜。喜的是,反手的v15e居然不難打,雖然不那么理想化,有點略硬。驚的是,alnade的正手似乎只能配v15e這種硬度的套機,配太硬的就不易透板了。v15e和t05是驚人的相似,當然了,它們也有點類似亞薩卡威力x。所以基本上可以分析得出,alnade的正手絕配是亞薩卡威力x,v15e或者t05。
其實最終的配置好不好打,關鍵之中的關鍵還是配膠,否則你買支5000塊的968,最終可能也是難打的。我的分析是,alnade的桐木大芯壓縮得很實,而它的纖維層又比較厚實,所以這支底板其實不太適合高硬度的外套。實際上,k1plus配alnade正手就顯得過于厚重,正手攻球明顯有點發悶。然后正手拉球,依然不易透板,不易裹球,雖然不至于說完全沒法打,但確實手感上偏硬了,無論是中小力量,還是大力爆沖,都難以完全透板。我的意見是,k1plus還是不適合亞薩卡alnade的。實際上亞薩卡自己也有粘套,亞薩卡z,50度的,這個硬度和它的調校應該是可以配alnade的。k1plus是表面蓋膠的類型,粘性甚至比現在的普狂還好,但因為它是蛋糕海綿,硬度較高,所以不易透板,也算是有點挑底板的套膠。k1plus是52.5度的海綿硬度,是日系40度的海綿硬度,又因為它是有蓋膠層的,有蓋膠層的套膠膠面都比較硬和韌。
正反手我都試了v15e,反手只能說勉強可以用,反手撥球依然覺得海綿偏硬,雖然退臺拉球的時候底勁很強大,但不易透板。之前我就聊過反手配膠不能太硬,因為配膠一旦硬了,它的發力檔位過渡就不順滑。反手配膠太硬,小力量不走球的,然后到發大力的時候,弧線突然就變很長,這種過渡是不順滑的,反手很難去控制住,發力和弧線的走長不線性。
正手用v15e算是完美的,因為它本身和亞薩卡威力x都類似。它們都是帶點日系的扎實感受,雖然是德套,但都更講究裹球的感覺,而不太突出噴彈的感覺。德套普遍做得比較噴,是利于歐式兩面弧圈球打法的,德套的弧線是偏長的。而v15e和亞薩卡威力是優化了中近臺的控球,利于中近臺的快速攻防,在兇猛之中又蘊含了亞洲式的日本式的控搶打法的哲學理念。整體而言,alnade搭配正手v15e,是足矣和蝴蝶外置alc抗衡的,無論是速度,旋轉還是底勁都沒問題。但如果你正手要搭配狂飚三刷油,那么alnade可能不會表現得更完美,因為它的調校很明顯是傾向于亞薩卡威力x,也是比較傾向德系套膠的。而且就目前的情況來看,alnade這個板子,正手配膠最好不要超過亞薩卡威力x的硬度,否則有發悶的風險。
底板好不好打,關鍵是看配膠的。如果配狂飆三,亞薩卡alnade就不如波爾精神tbs,林a和vis。但如果給alnade搭配亞薩卡威力x或者v15e,它的手感和綜合性能就是可以和蝴蝶外置alc抗衡的。甚至alnade打起來會更輕快,比蝴蝶外置alc更兇猛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