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飚為什么需要刷油?得先搞清楚這一點才行。狂飚刷油,其實就是讓海綿膨脹,海綿膨脹之后就能拉扯開膠面,能直接提升膠面的張力。而這個張力提升之后,很明顯的狂飚的速度是能提升的,而且裹球感也是隨之提升的。你不刷油,或者只刷一遍油,海綿膨脹不開,結果就是膠面拉扯不開。這種不刷油和只刷一遍油的,它的彈性是相當弱的,它的弧圈球性能是非常弱的。除非你只是搓攻打法,只會搓和攻球。一旦你弧圈球水平高,你就會發現拉球的時候裹不住球。
需要明確一點,哪怕是無機neo狂飚,它也不算是真正的內能套膠。因為內能套膠的特點主要就是免刷油,而且刷油之后,它的性能其實提升也不大。而neo狂飆刷油之后提升是巨大的,增加彈性,也增加了裹球,提升了控制,還提升了進攻的單板質量。之所以狂飚用起來像開掛,就是要因為刷油之后,它具備了內能套膠的彈性,同時還具備了粘性高密的扎實度。相比之下,內能套膠彈性不吃虧,但不具備刷油狂飆的扎實度。
為什么有些人說狂飚不刷油也能打,或者刷一遍油也能打,但國家隊和省隊打比賽會刷三遍油?到底孰是孰非。其實他們的說法都對,差別是技術水平不同導致對狂飆的理解不同。如果你只會搓攻,只會拍一板,打一板弧圈球,或者只會薄蹭弧圈球,狂飚不刷油確實也能打。因為你還沒學會真正的弧圈球,所以無法理解裹住球去拉球的技術。尤其是薄蹭的弧圈球,這種根本沒法體會刷油狂飚的開外掛效果。
有的球友很有意思,他以為刷一遍油是高水平。但矛盾的是,國家隊和省隊刷三遍油。那么很顯然的,真正的高水平是會多刷油的。為什么?因為高水平拉球是裹住球去拉,是頂胯,是撞摩,這就需要刷比較多的油,否則狂飚軟化不夠,就裹不住球,就容易失誤。作為對比,明星國套,蝴蝶t和d套,還有特制狂飆就是明顯更裹球的,而市場版狂飆就需要刷更多的油才能裹住球。由此可見,真正的高端套膠,那都是裹球很好的。而狂飚要想裹住球,就得刷油。
如果你覺得不刷油或者只刷一遍油的狂飚也好打,那就得引起重視了,這證明你拉球沒有裹住球,撞摩有問題。
我挺贊同包子教練的思路,一般新的無機藍省刷兩遍油就行了,除非你打比賽,這才有必要刷三遍。因為狂飚刷油的次數是有限的,不打比賽,沒必要刷三遍的,刷兩遍就行了。但一遍肯定是不行的,你刷一遍的市場版狂飚,它那個性能根本出不來的。然后打了20天左右的時候,再補充油的時候,一般補一遍油就夠了。
總而言之,不刷油和只刷一遍油的neo狂飆,它的性能還是不太夠,這屬于半吊子。如果你刷三遍四遍,彈是彈,爽是爽,但可能偏彈,也影響壽命。一般來說,新的無機neo狂飚三,刷兩遍薄油足矣,然后,打比賽可以刷三遍。水平越高對器材要求越高,對器材越敏感,越會刷比較多的油,但油刷太多了也影響可控性和壽命,上限一般是三遍。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氣溫對油的膨脹反應速度有影響,溫度低于30度的時候,套膠最好放置24小時甚至更久再去粘合。否則當你貼上去的時候,套膠還在膨脹,這種就影響刷油的效果了,可能有負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