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alc纖維板有史以來第一次,貼外套的綜合性能超過狂飚,樊振東alc是一支劃時代的底板。至于你喜不喜歡,這就看你喜不喜歡打外套了。如果你厭煩了刷油狂飚,那么樊振東alc可以說拯救了你。如果你打不來外套,那么這次的樊振東alc對你來說可能就是有點雞肋了,甚至不如林高遠alc。
R碼和S碼vis,還有T碼金標vis,它們貼狂飚的底勁還是比外套給力的。尤其是s碼的vis,號稱小金標,因為配無機藍省確實持球,吞吐感很好。彼時的r碼和s碼vis,s碼和金標vis明顯是感覺更加適配狂飚的,尤其是速度力量的感受,還有發大力時候的支撐。可以說,r和s碼,它們是專門為狂飚優化的。不過一切從t碼開始有了改變,t碼vis明顯做硬了,做硬的原因,肯定是為了提升對外套在支撐力。不過t碼開始有林高遠alc,vis做硬其實也不怕,不會影響蝴蝶在國內的市場。t碼還有一個事件其實很重要,t碼vis開始重新在日本國內發售,這證明vis會開始像外套靠攏,因為日本大部分是打外套的。
最近幾年vis也在調整,vis在兼顧狂飚和外套。尤其是w碼vis,配外套非常給力,真的難說vis配外套更強,還是配狂飚更強。林高遠alc這次貌似是真的絕版了,林a上面狂飚和外套的感受可以說也是相近的,貼狂飆的底勁并沒有比外套強太多。當然了,也有人因此詬病,說林a配狂飚底勁不太好。但這個也是看配膠的,貼39度的狂飚確實差點意思,但如果貼40度無機藍省,或者貼特制狂飚,那么效果肯定就不同了。不過,不得不說林a貼狂飚的效果未必能超過外套多少。
到了最新的樊振東alc,我甚至覺得樊振東alc貼外套的效果是超過貼刷油無機藍省了。如果說w碼vis是做得比較平衡,但似乎也是有點傾向于對外套的優化。但這個事情其實也是無可奈何的,你只能以外套或者狂飚為主,提升一種套膠的性能,必然意味著犧牲另外一種,你不可能兩者兼得。就像968一樣,它是以優化狂飆為主,然后犧牲外套的性能。
主要是我這次是使用的舊的無機藍省,所以我下結論的時候還是有點略保守的。我是擔心舊的無機藍省影響了測評的準確性,但目前來看,那些貼新狂飚的球友也是覺得樊振東alc不太給力。所以,我基本上可以放心下結論了,樊振東alc這次是優化了外套的性能,犧牲了狂飚的性能。
說老實話,這次的樊振東alc配外套比林a還好,但配狂飆應該是比林a還弱化了一些。費勁,真的費勁,無論是練球還是實戰,樊振東alc配39度無機藍省都感覺費勁還難出質量。一開始我以為是舊狂飆的性能衰減了,但目前結合大數據來看,樊振東alc配新狂飆也是如此。林a配狂飚,雖然噴感明顯不如vis,但起碼省力,一分勁一分力。樊振東alc配狂飚,總感覺發了兩分力,但只有一分半的勁出來。而且林a纖維感其實挺強的,雖然沒有vis硬,但打透底板的時候,加速的感覺是很清晰的。樊振東alc用外套打正手,加速感很清晰,但如果用狂飚打正手,就感覺"費力不討好"。
樊振東alc遭遇差評,肯定是配狂飚的球友。但如果你打外套,那么你就應該給樊振東alc好評。狂飚雖好,但依賴刷油,新狂飚剛剛刷油的頭兩三天不好打,刷油過后只能持續一段時間,然后兩周之后可能就又不好打了。狂飚刷油的問題就在這里,頭幾天不好打,后面幾天也不好打,就只有中間時間段好打。雖然我也打狂飚,但確實也不太喜歡刷油的這種性能不穩定的感覺。波爾在測評t19的時候也談到了這個問題,依賴膨脹油的套膠,確實性能不穩定,他沒有瞎說。
正手打狂飚實在是感覺費勁,我當時是隨機應變,直接把量子xpro用來打正手,居然也不錯,手感通透,出球很脆,進攻也有質量。雖然它的硬度不高,也就47.5度,但打起來似乎比39度無機藍省更給力了。無機藍省在樊振東alc正手的表現,那真的是很一般,速度,旋轉和力量都很一般。而量子xpro速度是真的挺快,而且力量也不弱。如此看來,樊振東alc是真的為外套優化了,雖然會犧牲一些狂飚的性能。但對我來說無傷大雅,我自己是打外套,也打狂飚的,貼哪個好打,我就貼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