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置纖維底板來說,反手配硬膠皮似乎也能借上力,而且彈擊的時候似乎依然也是比較有力,但只是限于彈擊和反手拍高球比較有力。別的帶旋轉的技術,反手的擰拉,快撕,反拉,越硬的澀套就越難吃住球,吃不住球,反手帶旋轉的攻擊就很難施展。張繼科當年是反手T80(36度),格林卡現在打球,vis反手貼的是T05fx(32度)。
簡而言之,反手旋轉越多,越不能使用超高澀套。反手主動發力越多,越不能使用超高澀套。反手主動進攻越多,借力越少,越不能使用超高硬度澀套。高硬度澀套,不易透板,在發力不足或者借力不足的時候,高硬度澀套其實就像是"緩沖層",反而是給你卸力了。舉個例子,反手為啥很少人用狂飆三?一是因為狂飆三確實速度慢。二是發力不足的時候出球速度是更加的肉。超高硬度澀套的效果就類似狂飆三,發力不足和借力不足的時候,出球肉,而且因為海綿不易吃球,出球的旋轉也弱。
變革mxp如果配超級林昀儒的反手應該是可行的,以為外置szlc非常的硬脆,可以讓mxp在中小力量就透板。但不幸的是,mxp在張本智和zlc反手位就非常災難。mxp在vis和波爾alc反手可能還能接受,但在張本智和zlc反手就非常災難,中小力量幾乎不走球,打起來就像貼的是37度狂飆三。不得不說,外置alc反手對澀套的支撐性是先天優勢的。mxp在張本智和zlc反手,借力就不提了,慢且肉,幾乎要到掉球的境界了。mxp其實是彈性相當優秀的澀套,但和內置張本智和zlc反手確實極其不搭配,mxp可以打張本智和zlc正手,但完全沒法打反手。借力悲催,發力也是悲催,首先,幾乎吃不住球,mxp的海綿對張本智和zlc反手來說實在是過于崩彈。吃不住球尚且不提,反手發力之后幾乎不走球,就好像沒發力一樣。要知道,正常來說,越發力越走球,這才是套膠和底板搭配完美的體現。
軟膠爆發,硬膠退散。mxp其實是很優秀的一款澀套,搭配合適的底板,速度快,旋轉足,底勁強。但對于張本智和zlc反手來說,mxp就是災難,借力不走球,發力不吃球,旋轉沒有,發力也不走球。這就是內置底板反手配硬膠皮的效果,絕對的災難級別。單說底板套膠,兩者都是非常優秀的,但二者在反手位一組合,這就變災難了。我只試了一次,趕緊撕掉了,沒法打,真的,肉得嚇人,不吃球,旋轉幾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