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籃球鞋誕生的那一刻起,人們對于其研究就從未停止,我們總是想要一雙舒適和腳,穿著足夠吸引眼球,實戰性能強大的球鞋,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籃球鞋們被設計師加入了很多時尚的元素,這或許也是籃球鞋有如今地位的重要因素,但籃球鞋最終還是要性能說了算,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其中底的設計,所以,設計師們決定從鞋面入手,于是我們就看到了例如拉鏈,Flywire,Foam等一些鞋面技術,它們的出現不僅顛覆了鞋面的傳統,還令球鞋的性能提升了一個檔次,但這些對于我們今天的兩個主角來說卻稱不上顛覆,因為它們有著幾乎違背生理結構的高聳鞋幫,Kobe 9與Air Jordan 28的出現,使得籃球鞋的設計再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顛覆設計--重新定義標準
在
Air Jordan 28剛剛現身網絡的時候,人們就對其高幫的設計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在這些討論中,我們不難發現,對于Air Jordan 28這雙鞋來說,幾乎沒有人持中立的態度,人們的態度幾乎要么無比喜愛,要么難以接受,直到拿到Air Jordan 28的實物后,無論你之前抱有什么態度,你都會情不自禁的拿起它發出這樣的感嘆:“這么高的鞋幫也能打球?”“這鞋幫也太高了吧?”但在仔細把玩后,你便會對Air Jordan 28有了自己的理解與情感,這便是Air Jordan的魅力所在。
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的審美也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還記得當年Air Jordan 1誕生時的故事嗎?那時被禁穿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其顛覆性的色彩,但如今,黑白紅的配色我們卻再熟悉不過了。
在AIr Jordan 28之后,對于Kobe 9的外觀設計,我們接受起來便非常容易了,但當我們整理思緒后便會發現,從Zoom Kobe 4采用低幫之后,Kobe系列的球鞋就再也沒有出現過高幫的設計,這一次,居然一下變得如此之高,這本身就是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和Air Jordan 28不同的是,人們對于Kobe 9的鞋幫似乎并不抵制,反而覺得它非常有型,這么高的鞋幫甚至成為了檢驗腿部美感的標準,潛移默化之中,我們正在漸漸改變。
回歸實戰--揭開高幫背后的故事
之前我們說到,對于這種幾乎違背人體生理結構的高幫設計,你會發出能不能打球的疑問,答案是肯定的,設計師不會設計出一雙籃球鞋,但卻不能打籃球,仔細觀察這兩雙球鞋,你會發現有一個共同點,在高聳的鞋幫背后,卻隱藏著一個高度非常合適的“第二層鞋幫”,也就是說,高幫的設計并不是全部,拉開Air Jordan 28的拉鏈,翻開鞋面,你會驚喜的發現,其實Air Jordan 28是一雙徹頭徹尾的中幫球鞋,上腳之后,你可以非常明顯的感覺到腳踝處的包裹,而這種包裹卻沒有延伸到小腿,而Kobe 9的鞋幫雖然不能翻下來,但柔軟且韌性極強的材質則可以貼合腿部,真正起到支撐作用的TPU材質還是出現在了腳踝處,所以說,我們不要被高聳的鞋幫所迷惑,真正上腳后實戰,你便會發現,無論是Kobe 9還是Air Jordan 28,它們的設計絕不會犧牲絲毫的實戰性能。
或許我們誰也無法預測二十多年后的籃球鞋會長成什么樣子,就像今天的Air Jordan 28與Kobe 9那樣,顛覆的外觀設計令它們成為了Sneaker領域中的異類,但我相信,用不了多久,Air Jordan 28與Kobe 9就會摘下“異類”這個帽子,你會發現,幾乎所有球鞋都成了高幫的擁護者,Air Jordan 28與Kobe 9就像是兩座燈臺,指明了日后籃球鞋的發展方向。
從Kobe 9的細節中我們不難看出,雖然采用了超高鞋幫的設計,但所有的細節與科技運用都是為了讓這雙全新的Kobe 9在性能上達到超越一切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