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幾個大牌子都同時生產鈦拍,并強調鈦拍的好處是重量輕,力量好,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大家要知道鈦(titanium)的分子量是碳(carbon)的4倍,加進鈦后球拍應該重了,但如何使球拍加了鈦后反而輕呢?解決的辦法就是把整支拍的重量降低,例如,減少層數和玻璃纖維,再把球拍的彈性系數提高,于是就成功地制造出一個鈦金屬球拍輕的假象。某些牌子更是在球拍的表面套上金屬薄片,另消費者更深信這支鈦拍。真實鈦的成份是在球拍里面,并且所占的百分比只有大約20%-30%而已,表面的金屬片只是為美觀而設,但消費者一眼看到就以為整支拍是鈦做的。從我的角度來講,這是美麗的謊言,給消費者極大的誤導,甚至有些三四流的牌子利用消費者的錯覺,同樣在拍子的外面套上金屬片,而拍子的結構連一點鈦的成份都沒有。
在球拍的重量過分降低后,擊球時產生很大的震動,長時間使用的話會令你受傷。由于球拍的彈性提高了,球一接觸拍面就彈離拍面,這震動是不容易察覺的,因此大家要小心!而震動的問題以后會向大家解釋。
到底鈦有沒有好處呢?當然是有的,鈦的分子比其 它物質較為細小,它可以充分填充球拍內的間隙,把拍內存在的空氣減至最少,這樣球拍的牢固性好,使用期便長了。不過這里又引申出一個問題:目 前市面上各牌子處理的方法都不一樣,效果也各有不同。常見的有兩種:
第一種是用鈦粉,把鈦制成粉末,浸入碳纖維內從而獲得上述的好處。
第二種是用鈦環,把鈦制成纖維,再混合其他 物質編織成張后套在球拍上,由于球拍由兩層物質 構成,長期打球后有可能出現兩層物質的松散甚至分裂,這樣對球拍的耐用性也幫不了什么忙。而加入了鈦的球拍在重量及彈性上都“刻意”地降低及加強。適合初學,體質較弱者使用。但這“刻意”已經令鈦拍存在的價值受到懷疑,是否物有所值就由消費者自己決定。
其實網球拍從原始的木拍,不銹鋼,鋁合金演變到會天的碳纖維,可以算是已找到最佳物質的階段,網球愛好者可以安心使用它了。再要發展的適,加強在碳的精度,硬度以及彈性等方面的控制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