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球線一般在多久換一次合適么?是不是還覺得你的球線只要沒斷就還能用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球線的耐用性和更換頻率。
說到球線的耐用性,我想先區分兩個概念:
要先說明的是,對于概念我想說大家叫法不同,不必去糾結這概念到底該叫什么,只要明白我在說什么就行了。
1.durability:耐用性
耐用性指的是對于球線性能的保持的能力。
2.tension stability:磅數穩定
保磅性指的是對于球線磅數的保持能力。
兩個指標其實是相輔相成的,但是也略有區別。前者更強調性能的保持,后者更強調磅數的保持。掉磅必然導致性能的下降,但是不掉磅未必一定可以保證性能的持續。
好了,明白這兩個概念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關于球線的掉磅的實驗吧,通過實驗我們一起來看看球線到底多久換一次才合適。
今天我們測試磅數的器材還是ERT300,這是市面上能買到的最準的磅數測試設備了,而ERT上顯示的數字并不是磅值,是DT值。DT值是指穿線拉力(磅數)下對應的網壓值。
本次測試對象是水平在3.5至5.0左右的16歲的青少年,對于我們業余球友來說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靜置:指的是球拍在穿好球線裝袋后未經使用時的狀態:靜置時間:1天。
DT值變化:
圖中上方為穿好后的DT值,圖中下方為靜置一天后的DT值。
是的,就算你的球拍穿好后不打也會掉磅的,所以別把穿好后沒打過的球拍等同于剛穿過球線的球拍。這也是為什么排名靠前的職業球員在比賽后即使球拍沒使用過也要剪斷重新穿,因為他們知道即使沒有使用過的球拍也會因為靜置而掉磅。而職業球員對球線磅數是很敏感的,并且職業球員中很多人使用天然腸線,靜置時掉磅的情況會比聚酯線更加嚴重。
2.一場后的DT值變化:指的是球線在穿好后經過一場比賽后DT值的變化:
在這里為了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我邀請了兩位不同水平的球員進行了測試。
第一位:女子選手,水平:3.5左右,特點:力量偏弱,技術上旋型,比賽時長:一小時三十分鐘:
圖中上方為剛穿好后的DT值,圖中下方為一場比賽的DT值。
第二位:男子選手,水平:5.0左右,特點:暴力平擊型,比賽時長:一小時三十分鐘:
圖中上方為剛穿好后的DT值,圖中下方為一場比賽的DT值。
通過實驗我們可以看到一場比賽后的DT值變化,無論是力量相對較弱的女選手還是以力量見長的男選手DT值都有明顯的變化(雖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剛穿過的球線在最開始的使用中會有一個快速掉磅的階段所導致)。具體換算成磅數的話是5到7磅:
整體上講,業余選手的球線在經歷了6-8次,每次兩小時左右的使用后球線的保磅性基本喪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線松了”。也就是說業余選手如果每周打兩場球,每場球在兩個小時左右,那么他的球線換線頻率應該在每一個半月至兩個月之間更換一次。如果超過兩個月你的球線還在使用,那么你使用的球線就是“大齡”球線了。
大家知道了什么是“大齡”球線,那么我們來看看“大齡”球線有哪些缺點:
1.球線的更換頻率過低,球線的彈性下降,導致球線在擊球時無法產生足夠的形變導致回球過淺。
2.球線由于長時間未更換,線床變形過大,豎線無法在擊球時快速的回位導致無法在擊球時對球產生進一步的旋轉。
3.聚酯球線在長時間的使用中會變得逐漸趨于圓線,在擊球時吃球過淺導致控制性能下降。
以上三點是使用“大齡”球線最直接的缺點。而使用這樣球線進行比賽你還能保證發揮出最佳的狀態么?所以,如果想徹底告別大齡球線,發揮出自己最好的狀態,請記得一定不要犯懶,及時更換球線,讓你手里的球拍真正成為你場上獲勝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