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網球的人都知道
法國品牌Babolat,但你知道Babolat涉足網球拍歷史僅有15年嗎?與Wilson,HEAD,Prince等品牌相比,Babolat屬于后來者,然而在短短15年時間里,Babolat卻成為四大網球拍品牌之一。那么在這段網球的商業傳奇中,都有怎樣的故事?
埃里克·巴博拉特同樣很年輕,作為家族企業Babolat的第五代掌門人,他才39歲。巴博拉特家族最初生產的東西是樂器上面的弦,在1877年,他們發明了天然羊腸線,從此便與網球結緣。直到現在,Babolat仍是天然羊腸線的領軍者,他們生產的VS天然羊腸線也被公認為最經典的球線之一。但是在1994年,埃里克的父親皮埃爾·巴博拉特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進軍網球拍的制造領域。
這真可當作哈佛商學院的一個經典案例。當時,網球產業正處于低迷期,而且球拍市場早就被Head,Prince和Wilson牢牢霸占著。于是,很多人都認為皮埃爾的這個決定有些冒險,很不明智。然而,現在他卻被認為是個十足的天才,因為從零起家的Babolat,現在已經占有了16%的網球拍市場,基本與HEAD持平,而Wilson仍以30%的市場占有率位居第一(指全球市場,數據來源于紐約時報)。自從生產網球拍以后,Babolat的收入也已翻了好幾倍,在2006年,他們進帳達1.17億美元。“他們給網球帶來了一場風暴,以前還真沒看見過發展這么快的網球品牌。”美國的網球市場觀察家馬克·梅森評價道。
不管你是自己打網球,還僅僅是個職業網壇的觀眾,你都應該感覺到了這場Babolat風暴的威力。在球友之間,在職業巡回賽上……Babolat網球拍已經充斥在網球的每一個角落。
如果你問埃里克成功的秘訣是什么,他肯定會說是他們擁有專利的Woofer技術。這項技術能讓球在線床上停留更長時間,并會給球帶來蹦床似的反彈。也有人說是因為Babolat球拍的外觀很好看,顏色與眾不同。但是,如果哈佛商學院真的要研究這個商業案例的話,那么他們肯定會注意到運氣的作用力。就像俗話說的那樣,千好萬好不如好運氣。
你知道布雷克與Dunlop之間的故事嗎?很早以前,布雷克就開始使用Dunlop球拍,最后布雷克還與Dunlop簽了贊助合約。但是在2004年,布雷克發生了一系列不幸的事情,勁部受傷讓他很長時間不能站立,父親去世又給他蒙上一層心理陰影。在這種狀態下,誰都會認為布雷克的職業前景黯淡無光。不得已,Dunlop與布雷克解除了合約。但是后來布雷克頑強地從傷病和喪父之痛中走了出來,并且成績也越來越好。復出后的布雷克簽了Prince,但卻怎么也用不慣Prince的球拍。當時有傳言說,布雷克甚至把Dunlop網球拍涂成Prince網球拍的樣子進行比賽。不過,布雷克最終還是回到了Dunlop麾下。
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它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當選手發現了一把他真正喜歡的球拍,他是不情愿更換球拍的,即便有人花重金請他這么做。而對于球拍生廠商來說,這個故事也告訴他們一個道理:青少年選手越早使用你的球拍,那么在他們轉入職業,在排名榜上節節攀升的時候,他們越可能繼續使用你的球拍。
包括Babolat在內,四大網球拍品牌都有各自的草根發展項目,讓那些有前途的青少年選手使用自己的球拍。高爾夫和滑雪公司也有類似的青少年發展項目,但僅針對尖子中的尖子,但在網球領域,幾大品牌不僅爭搶著把自己的球拍免費提供給不同國家排名前20的青少年選手,甚至前100的青少年選手也能享受到這樣的好處。
為什么呢?因為網球商人都發現了一個現象:當人們看到某個選手打得好時,他們就會也想試試這位選手所使用的拍子。這個現象在青少年中表現更為明顯,當青少年選手看到高排位的同齡選手使用的是某品牌的某款球拍,他們常常也想試試這款拍子,看看它是否也能提高自己的比賽成績。
大多數青少年選手后來都無影無蹤了,但也有一些真的轉入職業,而這就會給品牌商創造拓展市場的機會。當這些轉入職業的選手打出一定成績后,品牌商就可以圍繞他們做很多廣告宣傳,比如阿加西的身影現在還會出現在HEAD的廣告中,而費德勒更是Wilson在廣告中必須時時提到的人物。很多業余選手都會買一把自己喜歡球星所使用球拍的業余版來試試(職業選手使用的球拍很少會跟市面上的同款球拍一樣,他們都會對自己的球拍進行一些特殊處理)。
Babolat進軍球拍市場有一個很大的優勢:他們在天然羊腸線的市場里占據絕對優勢,而天然羊腸線是很多非業余選手都想要用的。Babolat天然羊腸線的市場需求是如此之旺,以至于他們從來沒有跟任何職業選手簽訂過贊助合同,而能享受免費使用Babolat天然羊腸線的選手也是少之又少。所以,當Babolat進入球拍市場開展草根發展項目時,他們就拿免費使用或者低價使用他們的天然羊腸線作為“誘餌”,吸引青少年選手使用Babolat的網球拍。
接著,運氣來了。1999年,在Babolat正式進入美國市場的前一年,Babolat開始在美國尋求合適的青少年選手簽約。一個名叫盧卡·阿皮諾的Babolat經理,和一個名叫塔里克·本哈畢勒斯的教練是老朋友。就是通過這樣的私人關系,塔里克所帶的一個17歲選手開始使用Babolat球拍。現在,盧卡已不再是Babolat的員工,而塔里克也早已不再是哪位青少年選手的教練,但他倆促成的這次合作卻對接下來Babolat的發展產生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塔里克所帶的這位美國選手就是當時幾乎沒人聽說過的安迪·羅迪克。羅迪克那會兒的成績是不怎么惹眼,在1999年的兩項大滿貫青少年比賽中,他都是早早地首輪出局。除了Babolat,也只有Volkl愿意給他提供球拍,但羅迪克還是選擇了Babolat,因為他的教練塔里克認識Babolat的盧卡。
一年之后,一切都變了。在四大滿貫的青少年比賽中,羅迪克贏得了三座冠軍獎杯,而且還成為了青少年世界第一。羅迪克開始得到越來越多的其他青少年選手的關注,尤其是他那音速般的發球;而與此同時,打到法國Babolat公司的電話也越來越多,這些人都在訊問:是否他們也能得到“羅迪克的網球拍”。“假如羅迪克當時拿著把掃帚去打球,我想很多人也會想試試掃帚的。”里克·馬奇這樣形容當時的情景,里克是羅迪克9至14歲的教練。
在隨后的三年中,羅迪克是網球中最熱門的人物之一,因為他成績越來越好,人也越長越帥,球迷團更是日益壯大。但是對于Babolat最重要的還不是這些,讓Babolat感到天上掉餡餅的是,羅迪克剛好是個美國人,那可是全球最大的一個網球市場。假如你想在美國銷售網球拍,毫無疑問,你需要有一個美國的簽約選手。
不用多說,這個時候Babolat肯定必須做一件他們以前不經常做的事情:花錢與羅迪克簽訂贊助合約。在2000年,羅迪克剛轉入職業不久,他的經紀人為他與Babolat簽了一份合約,錢的數目很少,才6位數。不過,在2003年羅迪克奪得美網冠軍后,Babolat就不得不給他加錢了。新的贊助合約能為羅迪克每年帶來幾百萬美元的收入。
埃里克·巴博拉特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接手Babolat公司的。他的父親皮埃爾在1998年去世。當時他觀看完美網,正坐在返回法國的飛機上,不幸的是,飛機發生了碰撞事故。皮埃爾曾親眼見證了卡洛斯·莫亞拿著Babolat球拍贏得法網冠軍,但遺憾的是,他沒能親眼見證Babolat接下來幾年在網球圈中掀起的“風暴”。“我感到最愧疚的就是父親沒有看到今天的成功,”埃里克說道,“在離世后,他當初的決定被證明是多么正確。”
即便在成績下滑,網壇已經被納達爾和費德勒等人統治的今天,羅迪克仍然是Babolat最重要的合作球星之一。羅迪克有一款署名球拍,叫做Pure Drive Roddick,羅迪克還可以從這款球拍中獲得名字使用費。而幾年前當埃里克決定進入競爭更為激烈的網球鞋市場時,他很快便說服羅迪克穿著Babolat的網球鞋,并簽訂了贊助合同。今天,在美國任何代銷Babolat產品的店中,你都能看到羅迪克為Babolat球拍和球鞋做的廣告。
當然,現在你也能看到其他人在為Babolat做廣告,而這個人當然就是納達爾。說到這也許你會有些疑惑,納達爾當初為什么沒有被其他品牌的青少年發展項目捕獲到呢?
原因就是納達爾來自西班牙的一個名叫馬略卡的偏僻小島,而他的偶像不是別人,正是Babolat最開始簽的球星卡洛斯·莫亞。那么納達爾使用跟自己偶像一樣的球拍那就沒什么好驚訝的了。其他球拍品牌的漏網之魚就這樣與Babolat走到了一起。幸運女神又一次眷顧了Babolat。
23歲的納達爾如今已是世界第一,他的上旋球跟羅迪克的發球一樣,贏得了對手的敬畏。更讓Babolat感到高興的是,納達爾也與羅迪克一樣,擁有十足的個人魅力。對于Babolat來說,這意味著又一次拓展市場的好機會。從青少年選手到普通業余選手,現在使用納達爾網球拍的人越來越多。目前,Babolat已與納達爾簽了一份長達十年的合約。可以肯定的是,Babolat這次不會再吝嗇贊助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