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如今網球市場的主流品牌,Head占據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網球拍剛剛進入碳纖維時代的20世紀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Head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Head最早的碳纖維球拍不僅比當時最早的碳纖維球拍晚上了幾年,而且并不讓人覺得驚艷。盡管如此,其早期的經典Head Graphite Edge系列還是在Head歷史上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眾所周知,Head在1970年代曾經推出過三個極為經典的系列,Head Professional(鋁合金材質),Head Vilas(木質)和 Head Arthur Asher Competition(玻璃纖維與鋁片夾片結構),這三個系列分別代表了Head在不同的網球拍材料時代所做的創新和取得的成就,不過很少有人知道,Head曾同時采用與這三個經典系列同樣的材料和技術推出過另外三個系列,Head Edge Aluminum(包括 Tournament Edge 和 String-lock Edge),Head Edgewood 和 Head Competition Edge。隨著1981年Head Graphite Edge系列的誕生,Head 的“Edge”家族成為了唯一一個囊括了Head所有經典材質的網球拍系列。
Head在從傳統材料向碳纖維材料過渡的過程中相對緩慢,直到1970年代末期,他們仍然沉浸在他們最擅長的“三明治”結構球拍之中,比如當時流行的LC,GLC,VLC以及XRC等。這種滿足于過去的心態著實阻礙了Head推出新一代碳纖維產品的速度。不過,Head Graphite Edge系列仍然可以算是Head向前跨出的一大步。
Head Graphite Edge系列算是當時的“Midsize”,采用了80平方英寸的拍面,這個系列前后推出了好幾代,不過基本上都采用了標志性的相同拍形,只是采用了不同的配重。
1981年第一版采用的是獨立穿線孔以及磨砂黑色的涂裝,不過Head很快將其更換為條形護線管和亮黑漆面,這兩個版本都是屬于Graphite Edge,采用18×19線床,不過早期的版本被認為具有更好的手感。
Head在1983年推出了Graphite Edge Special版本,涂裝與之前不同,不過同樣采用了18×19的線床。
Head在1984年推出了他們的新系列——Head Graphite TXE(Edge),1985年的更換了涂裝,拍側增加了美國國旗,在TXE系列中,Head首次采用了拍頭護線管,拍框相對于之前系列更窄。
最后一代Graphite Edge是在1988年推出的,也就是后期的Graphite Edge 2,延續了拍頭護線管,并使用了相對開放的16×18線床。
在此期間,Head分別在1984年和1986年推出了Composite Edge和Composite Edge Special版本,不過這個系列并不如Graphite Edge系列經典。
1981年的最初版本具有很好的口碑,也是Head AMF公司推出的非常經典的一款美國產球拍,具有很合理的平衡設計和高品質,如同Head宣稱的一樣,“這款球拍具有更大的甜區,能夠提供一種獨特的柔和卻穩定的手感”,不過由于剛剛過渡到碳纖維材質,這款球拍并沒能成為Head的旗艦拍。而作為升級版本的1984年Graphite TXE,由于在球拍材質和硬度方面的改進,很快成為Head的旗艦主力,被當時很多職業球員使用。
坦白的說,1980到1985年是Midsize碳纖維球拍發展的黃金時期,不過對于Head而言卻稍顯疲軟,Head在這段期間并沒有什么實質性創新,尤其是在材質方面,一直采用碳纖維或者碳纖維與玻璃纖維的復合材質,這種尷尬一直到1986年在TXP上添加了Twaron材質之后才得以結束,不過Graphite Edge系列為Head后期球拍的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而1984年的TXE甚至已經初具了1986年TXP以及后期“Prestige”系列的雛形。
Head Graphite“Edge”(Edge有刀鋒的意思)雖然沒有鋒利到足以為當時的Head開創新局面的程度,但是作為Head在碳纖維時代初期的試水之作,牛刀小試,已是鋒芒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