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Nike Air Vapor Max大火,雖然預售都說丑,但發(fā)售依舊是搶成狗。各個icon紛紛曬出上腳照,可謂是風光無限。但是,我們今天不說這雙鞋,因為它在 AIR MAX 家族的這些大佬面前,他還算是一個晚輩。
今年不僅是Air Max 家族的30周年,也是
Air Max 97鞋型的20周年。在說Max 97之前,我們先說說Air Max家族吧。
1987年,耐克推出 Air Max 科技,讓耐克在行業(yè)中又前進了一步。從那時起,耐克就從未停止對這項技術的革新。從 Air Max 1 之后的每一款鞋,緩震技術都是逐步在完善,這也彰顯了耐克創(chuàng)新的決心。而 Air Max 97 則是 Air Max 家族重要的分水嶺。
正是有了Air Max 97的存在,從此,“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
1997年,設計師 Charistian Tresser 投入不可思議的想象力,鞋子外觀的靈感一部分來自于東京急速飛馳的新干線列車,一部分來自于在水坑上下雨的波浪線,設計出 Air Max 97 的鞋身,又受到山地自行車上金屬飾面的啟發(fā)——具有銀鋁表面的鈦金屬框架是激發(fā)鞋上銀網的關鍵,就這樣這雙“銀色子彈”出膛了。
今年復刻的整雙鞋大部分采用 3M 銀色覆蓋,又融入了紅色 Swoosh 和反光紋路細節(jié)的點綴,給予這雙鞋無限的吸引力,讓人一下子回到當年穿這雙鞋的時候。
在90年代末端,人們站在了了一個世紀的黃昏,一個新世紀的黎明,同時還有《回到未來》這部電影的影響,人們對未來感到癡迷。而在這個時候,Air Max 97 一身銀色素裹,一出現就受到了大家的喜愛——特別是在歐洲的意大利和日本。
隨后的幾年中,Air Max 97 與索尼 Playsation Shady 唱片公司合作,然后一起推出了銀色配色的播放器。他們看起來就像是相互制造的一樣,以和諧的方式相配合,這不僅僅是一個巧合,而是一個廣泛時間意識的快照,一個在物質上體現在歷史上那個特定時期的產物中。
在亞特蘭大奧運會200米項目上,邁克爾.約翰遜挑選了一雙定制的Air max 97,并在奧運會上去取得了好的成績;耐克的另一位奧運明星卡爾.劉易斯也出現了廣告中,并在1997年退役時穿著,受到許多人的追捧。
技術革新
與前幾代分塊式氣墊單元相比,Air max 97 再次走出了具有紀念性的一步,隨同全掌 Zoom Air 氣墊的誕生,如何制作全掌 Air-Sole 的密碼也被破解了,在 Air Max 95 之上讓鞋跟和前腳單元相互關聯(lián),使全掌長度的三維模型閉合起來。這一大膽的創(chuàng)新理念后來的鞋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以前,這種“看得見的氣墊”之前都沒有出現過,他們都認為氣囊內真的都是空氣,人們質疑當跑或走起來時氣囊真的可以承受身體的重量,真的耐用?真的不會爆嗎嗎?其實這個氣囊內并不是單純的空氣,而是以高壓方式于不同部位灌入不同氣壓的特殊 氣體,這些氣體不會因外來的沖擊壓力而流失,更帶避震,穩(wěn)定,保護的效用。
耐克一直在試圖創(chuàng)造一種更環(huán)保的是產品,泄漏較少的有害氣體,于是在Air Max 97上,將氣墊單元里的六氟化硫氣體換成了更加環(huán)保的氮氣。
值得一提的是,Air Max 97 的隱藏式鞋帶設計也是一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