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Nike)AIR PEGASUS+ 30,初看上去非常普通。老式的鞋子結構和材料,泡沫緩震的鞋底,柔軟的鞋幫包裹都似乎有些“復古”的味道。9號的鞋子重300克,在鉤子的產品線中屬于“偏重”的產品。
前部采用了尼龍網眼材料,但主要功能還是柔軟和透氣。雖然官網上介紹適應D(正常足寬度)型。但前掌寬度較寬,對舒適性的重視強于包裹性。
鞋子中部與后跟采用不同的材料,體現不同區域對支撐性的要求。
后跟部位在包裹性和舒適性方面都做了優化,腳踝部位做的較厚。在長距離的奔跑中應該會覺得更舒適。這些似乎都是為了日常累積跑量進行訓練設置的。
鞋底結構初看沒有特殊之處,采用傳統的三層式結構。沒有過度的緩沖設計,后部主要靠泡沫的CUSHLON進行緩沖。
前掌和中部有較硬的材料進行支撐,這種設計應該是耐克這幾年難得的“硬派”設計,應該更受前掌跑法或是有一定速度能力的跑者喜歡。但實際的緩沖情況和路面腳感反饋要經過實際測試才能知道。
Pegasus+ 30的鞋底翻過來還是很令人振奮的。首先在在后跟處有ZOOM 氣墊,解決了緩沖問題。其次鞋底的結構不再是大片分塊的方式,而是顆粒狀鞋底。這樣結構的鞋底會有更好的抓地力和路感。
此次Nike將耐磨材料用的極多,這種設置應該會大受那些月跑量動輒 4,500km的”里程狂人“喜歡。
而鞋墊是常見配置,并未加厚,而鞋里也有Nike+傳感器的插槽。
總結:耐克低調推出的Air Pegasus+ 30 反而是雙真正時候日常長距離訓練的”平民“跑鞋。各方面做的比較均衡,雖然沒有炫目的技術。但是包裹,舒適,保護都基本做到了。而耐磨的硬底非常適合很多長期堅持訓練的跑者。在鞋本身的設計上更傾向于普通跑者的訓練使用,而沒有使用過多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