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無疑是最為環保的運動之一,不過各種高科技跑鞋,其生產過程似乎并不那么環保。
近年來,在跑步圈中逐漸興起了赤足跑的概念,這種跑步方式無疑更加原始,跑步裝備的要求也更加簡約,更為環保。今天就讓我和大家共同了解一下那些名聲在外的赤足跑鞋吧。
一、赤足跑鞋的原理和特征
赤足跑提倡更多地使用身體去奔跑,減少對跑鞋等外物的依賴。一般采用前掌著地的跑法,充分利用足弓的彈性來緩沖。這一點和習慣了后掌著地的傳統跑法有明顯區別,對于身體的肌肉力量有一定要求,剛開始嘗試赤足跑的同學需要一定的時間去適應。
這樣的適應過程,也會逐漸改善你的跑步姿態,讓你的步伐更短更快,更連貫。此外,赤足跑由于不依賴跑鞋的緩震效果,可以更清晰地告訴你自己的身體狀況,讓你對自身的感知更準確,從而適量訓練,避免身體的過度勞損。
因此,赤足跑鞋會有以下幾個特征:
1. 輕盈的重量,一般在200g以下。
2. 柔軟的鞋身,跑步時可以讓足部充分的彎曲。
3. 沒有中底,或簡化的中底,鞋底厚度較薄,一般不超過8mm,避震,支撐性有限。
4. 前后掌0落差,或落差很小。
5. 相比傳統跑鞋更寬的鞋頭,足部可更好的抓地。
二、裝備推薦
1.vibram fivefingers 五趾鞋
提起赤足跑鞋,最不能不提的就是vibram fivefingers五趾鞋了。作為赤足跑的倡導者,vibram fivefingers五趾鞋獨一無二的外觀,讓它成為了足部的第二層皮膚,充分釋放了每只腳趾的自由。
vibram fivefingers沒有中底,最關鍵的部分是vibram獨特配方和紋理的外底。其跑鞋矩陣非常完善,從基礎休閑款到路跑再到越野跑鞋,從日常用鞋到綜訓再到登山,甚至是攀巖,水上運動等,均可以找到適合的款式。
2.MERRELL 邁樂 Barefoot系列
MERRELL(邁樂)是美國的登山運動鞋品牌,與Vibram公司長期合作。旗下的Barefoot系列也是知名的赤足跑鞋,經常登上各大赤足跑鞋的推薦榜單。此系列的鞋款并不多,有Vapor Glove,Pace Glove,Trail Glove,Bare Access四種款式。
Vapor Glove主要用于路跑,其他款式加入了鞋身的支撐和防撞頭,可用于越野跑。鞋底均為定制的V底,極為柔軟,鞋底的中足部分很細,模仿足部實際著地區域,后跟有4mm的緩震EVA。
3.NIKE 耐克 Free系列
NIKE(耐克)的Free系列也是著名的赤足跑鞋。之前是以3.0,5.0,7.0這樣的數字來表明其赤足傾向程度,數字越小越接近赤足,現在全面被新的Free RN代替。
相比前面介紹的兩個品牌,Free系列的設計思路有所不同,沒有取消中底,而是通過鞋底深切的Tri-star紋路,來最大限度地提高靈敏度,模擬自然奔跑的狀態。全系重量在210-237.5g之間(42碼)。
4.ASICS 亞瑟士 33自然跑系列
ASICS(亞瑟士)的33系列跑鞋,是其最接近赤足概念的跑鞋,33代表著人體足部的33個關節。2015年前,以Rush33,Neo33,Excel33等方式命名,現在則改為了33-M,33-FA,33-DFA。
新的33系列拋棄了GEL緩震膠,更接近赤足跑鞋的概念,不過單從外型上看,還是傳統跑鞋的造型。中底采用超輕較薄的Solyte,前后高差僅4mm。
5.New Balance Minimus系列
New Balance的Minimus系列,是倡導回歸自然之作的赤足慢跑鞋。其宣傳語“越輕巧越是技巧”代表了new balance對其的信心和定位。
這個系列包括10 Trail,20 trainer,RC5000等鞋款,既有RC5000這樣只有單層大底的純赤足跑鞋,單只不到100g,也有類似FREE,33系列的極簡跑鞋,單只重量200g左右。
前者的前后掌高差為0,后者一般有4mm的高差。除RC5000外,Minimus系列均配備了柔軟耐用的V底。
除了以上介紹的幾個系列,adidas的adipure系列,Newton的Tri Racer,Mizuno的Be系列,Reebok的Realflex系列,SKECHERS的Flex appeal,ALTRA的零落差跑鞋等,也都被囊括在Minimalist Running Shoes的范疇。
相對于傳統跑鞋,這些極簡跑鞋所提倡的前掌跑法,需要具備一定的跑步基礎,以及必要的腿部,足部肌肉力量。所以,我建議大家嘗試這些跑鞋的時候,量力而行,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