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縱雙腳
人類在進化的路程中,已經赤足奔跑了幾千年,但在草地上赤足訓練的優勢,直到新千年才被發現。時任矣國大學田徑隊主教練的Vin lananna,發現這往往可以使選手擁有更強健的腳部肌肉,在有效的降低受傷幾率的同時,帶來更好的訓練效果。借用赤足訓練的靈感,2004年第一款Nike Free跑鞋問世,旨在提高足部的靈活性與全身的平衡能力,從0到10, Nike Free將自由度細分,意味著赤足感到支撐性的不同取舍,最早的自然律動橄念也由此誕生。十年后的今天,Nike將全新升級的Free概念展示在我面前,依舊專注于模仿足部的形狀,改造后的六邊形彎曲凹槽外底帶來多向靈活性,而Nike Flyknit科技的加入,將整體的靈活性再次提升,并且設計師能夠針對鞋面的延展性,支撐性和透氣性進行更細致的設計,與赤足感念達到了讓完美的統一。
Nike Free 3.0 Flyknit
Nike Free 3.0 Flyknit的誕生,將促進自然步態的優勢提升到新的高度。全新加入的Flyknit編織鞋面薄如織襪,標準款式的重量降低到只有6.9盎司,卻更加貼合雙腳輪廓,有效確保足部被鎖定在低而薄的鞋底上。弧線輪廓的六邊形彎曲凹槽,創造性的將足部靈活度延伸到每一個細節,前后掌的4毫米輔以模仿生理結構的鞋跟設計,觸地體驗更加自然,在同系列鞋款中賦予跑者更貼近地面的穿著體驗。
Nike Free 4.0 Flyknit
自然律動是運動員與生俱來的運動方式,每個人都有其標志性的專屬運動方式。Nike Free 4.0 Flyknit繼續將赤足理念作為設計核心,同樣使用極為輕質且富于支撐性的Flyknit鞋面,配合基于工程設計創新的六邊形切割大底,從而模仿和還原運動過程中原本的肌肉活動,達到迎合足部旋律,增強足部機能的目的。中底設計有6毫米自然落差,賦予比Free 3.0 Flyknit更出色的緩震性,滿足運動員的特殊需求。
Nike Free 5.0
Nike Free 5.0所賦予的穿著體驗介于自然靈活性與傳統跑鞋之間的平衡點,嵌入Nike Flywire動態飛線的針織網眼鞋面帶來良好的透氣性,并緊裹中足,同樣帶來兼備輕質與支撐的雙重感受。而Free 5.0級別的大底,在進一步鞏固了全新的六邊形彎曲凹槽所提供的靈活性優勢同時,8毫米的前后掌落差擁有更強的緩震性能,寬闊的大底則在穩定性表現上同樣可圈可點,對于剛剛開始選擇Nike Free跑鞋的遠動員來說,是個極佳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