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風靡全球的赤足極簡跑鞋的風潮還未褪去,以Hoka One One為代表的厚底氣墊跑鞋又再次卷土重來。在2015年的跑鞋貨架上你也許將會見到更多的厚底跑鞋,而面對這些長相怪異的跑鞋,你是不是覺得有些茫然了呢?
1.adidas Ultra Boost (后掌厚度:32mm 前掌厚度:22mm)
adidas上半年最重磅的運動新品,從發(fā)布會的規(guī)格便可見一斑,在世界中心紐約的中心華爾街,這一被稱為史上最強的跑鞋橫空出世。首次采用全Boost材料作為中底,一體編織鞋面等超前科技的融入都讓Ultra Boost看起來那么與眾不同。當然不可否認的是,Ultra Boost在中底的厚度上同樣可以排進adidas跑鞋矩陣的前列,最強跑鞋看來終究也逃不出這陣厚底的風潮。
2.Nike Flyknit Lunar 3 (后掌厚度:28mm 前掌厚度:18mm)
任何與潮流有關(guān)的東西似乎都逃不出Nike的眼睛,好比當他們意識到赤足跑理念即將風行的時候就迅速推出了Free系列跑鞋一樣,Nike無所謂在不斷地否定中前進,市場才是他們真正的風向標。而當厚底跑鞋山雨欲來的時候,Nike自然不會放過,幾乎是與Free系列產(chǎn)品一同出現(xiàn)的Lunarlon技術(shù)這次獲得了出場機會,輕便,出色的緩沖性能,而且足夠的厚。
3.Hoka Bondi 4 (后掌厚度:37mm 前掌厚度:33mm)
如果說Hoka是厚底跑鞋風的引領(lǐng)者的話,那Hoka Bondi就是最佳的代言人了,至少在鞋底的厚度上它已經(jīng)是最厚的了,37mm鞋底的厚度已經(jīng)接近女生平時穿的普通高跟鞋了,以至于這款跑鞋的鞋底厚度不得不按照男女款式的不同而做出區(qū)分,生怕女生們脆弱的腳踝無法承受過厚鞋底帶來的壓力。雖然鞋底足夠的厚實但實際上Hoka Bondi 4的前后高差只有4mm,跑動時依靠Hoka獨特的Meta-Rocker系統(tǒng)能讓你的腳步時刻保持靈活與平衡的狀態(tài)。
4.Hoka Clifton 2 (后掌厚度:29mm 前掌厚度:24mm)
看到這里你可以驚喜的發(fā)現(xiàn),Hoka經(jīng)典的Clifton在鞋底厚度上已經(jīng)是業(yè)內(nèi)的平均水平。全新Clifton2在繼承了首代廣受好評的舒適性優(yōu)點外,著重改進了鞋底的弧度以求更加貼穿著者的腳底,同時針對腳后跟包裹性上的問題進行了改進。當然這些改進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那就是Clifton2將會比上一代產(chǎn)品更重一些。
5.Asics 33-M (后掌厚度:31mm 前掌厚度:27mm)
頂著“跑鞋之王”美譽的Asics近幾年在產(chǎn)品創(chuàng)新的道路上似乎走的并不怎么順暢,每一代新品給人的印象也不再如以往那般驚艷。經(jīng)典的產(chǎn)品或是技術(shù)如果不與時俱進的話,終究還是會被人們捉摸不定的審美和喜好所拋棄。
在厚底跑鞋的浪潮面前,Asics終于做出了改變。諷刺的是Asics這次推出的厚底跑鞋竟然是之前為了迎合赤足風潮而推出的輕便跑鞋33系列,全新33-M徹底改頭換面,鞋底也從一個極端飛躍到了另一個極端,這樣的改變還真的有些讓人承受不了。
6.Brooks Transcend 2 (后掌厚度:29mm 前掌厚度:21mm)
作為四大跑鞋名廠中唯一沒有進入中國市場的品牌,Brooks一直給人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覺。其實在北美及日本市場,Brooks的跑步產(chǎn)品還是擁有著極大的市場份額,而Brooks的跑鞋產(chǎn)品也向來以膽大獨到的設(shè)計而著稱。
Transcend系列跑鞋是Brooks推出的厚底氣墊跑鞋,相比第一代產(chǎn)品,Transcend 2在中底的厚度上倒是略有減少,帶來的是更輕的重量和更舒適的穿著,用Brooks的宣傳語說:穿上這雙鞋就感覺在零重力的情況下行走和奔跑。
7.Skechers GoRun Ultra 2 (后掌厚度:34mm 前掌厚度:30mm)
2014年波士頓馬拉松造就了Meb的傳奇,也成就了Skechers這么一家運動小品牌在世界級運動舞臺的完美演出。作為美國本土的老牌鞋廠,Skechers跑鞋產(chǎn)品近年來無論在營銷思路還是產(chǎn)品設(shè)計上都收獲了巨大的成功。作為Skecher的旗艦跑鞋產(chǎn)品GoRun柱狀的鞋底構(gòu)造無疑給了我們很多意外的驚喜,而如今這雙GoRun Ultra 2的越野跑鞋更是講厚底與高抓地性的大底完美結(jié)合,打造出一雙兼具靈活與舒適的越野神器。
8.Saucony Triumph ISO (后掌厚度:31mm 前掌厚度:23mm)
厚底氣墊跑鞋對于Saucony來說其實并不陌生,無論是Ride還Kinvara這樣Saucony的標準性跑鞋,在設(shè)計上都隱約能看到一些通過中底厚度堆積來提升緩沖效果的想法,同時再搭配上SRC Impact Zone重力過渡系統(tǒng),讓Saucony跑鞋的鞋底支撐與緩沖保持一個良好的平衡。
作為Saucony旗下的重量級緩沖跑鞋代表,Triumph自然最能夠代表Saucony參加這場厚底跑鞋間的競逐,全新的powergrid+中底讓中底增加厚度的同時并沒有帶來額外的負重,8mm的前后高差更適合大體重的跑者。
9.Salomon Sense ProPulse (后掌厚度:29mm 前掌厚度:23mm)
讓我們不曾想到的是來是歐洲的越野跑之王Salomon竟然也加入到了這場厚底鞋的革命之中,要知道高傲的法國人素來都是潮流的締造者而非跟風的墻邊草。
這次Salomon在倍受歡迎的Sense Pro的基礎(chǔ)上加入了更厚實的中底設(shè)計以加大緩沖的效果,于是誕生了這雙看上去有些異類的Salomon Sense ProPulse,值得一提的是Sense ProPulse的大底同樣經(jīng)過了全新的底紋設(shè)計,而這也與Salomon著力推行的城市越野的理念相符合。
10.New Balance 1080v5 (后掌厚度:30mm 前掌厚度:22mm)
New Balance的跑鞋產(chǎn)品素來也不乏厚底代表,從980到最新的Fresh Foam Boracay都可以見到蜂巢中底的厚實設(shè)計。但要說其中厚底血統(tǒng)最為純正的產(chǎn)品那非New Balance 1080莫屬了,作為NB跑鞋中的重量級代表,高緩沖中底已經(jīng)成為1080系列最鮮明的標志之一。
而全新的New Balance 1080v5進一步強調(diào)了中底的功能性,上下兩層的設(shè)計提供穩(wěn)定舒適的傳真體驗的同時,帶來更好的緩震與支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