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遠球:其實每一次寫球拍的評測都必寫高遠球部份,在主動球的情況下回擊高遠球基本上只要發力正確,以目前的球拍進化的程度來說,打高遠球其實都不太費力,也很少見過有拍子打高遠球費力這一說,不過這一次算是多了點看頭。
在主動性的擊球上,集中的發力可以保證對拉時可以回到理想的位置,但在被動時由于
TK-6000本身的彈性重量適中,高平衡點配上拍框的高抗扭性,能很容易的將球回復到位。
在一次殺球過后,由于對自己的殺球過于自信,所以沒有對下一拍進行充分準備,但對手卻將我的殺球化解為一板快速平抽,將球直接分向斜線底角,網前封網的同伴也沒能跟上球,我只能將球拉起,只求能過封網人的手,有時間進行下一板的防守就滿足了,在已經絕望之時,在球幾乎快要落地的時候,TK6000卻給了我一個很大的驚喜,一記胸前抽球,非常出色的將絕境之球深深的頂到了對方后場,這記抽出來的高遠球,質量不輸給拉球時候的主動高遠球。
超高的平衡點,適中的中桿硬度,給了球拍很好的揮重,能夠彌補部分球友連手臂力量不大,或者手腕爆發力不強的弱點。
殺球:用中羽上的一個球友的一句話形容就是:It’s just my cup of tea。TK6000就是我的菜。
與預想的相似,TK-6000在點殺突擊方面的確能達到宣傳語所宣稱的“速殺致勝”,因為自身極高的平衡點,配以出色抗扭性,這使在快速的點殺上占盡先機,在對落點的控制上也令使用者有一定的得分把握。不過在重殺方面TK-6000由于本身定位的原因,表現并不會太過理想,出球的質量也不會出現“一錘定音”的效果。
第一次試探性的殺球,我已經忘記看殺球飛行的質量了,因為我已經被TK6000發出來的特別清脆的響聲迷住了,不像N70那樣很沉悶的巨響,擊球的聲音非常沉重。TK6000的擊球音的確悅耳,每一下都刺激著擊球者的聽覺神經。
繼續殺了幾顆球,總體感覺就是TK6000殺出去的球球速非常快,只是力道稍微遜色了一點,不夠重,但是憑借出球速度快,點殺,劈殺的線路再能掌控好的情況下,能達到非常好的效果。
TK6000拍框上裝備的石墨烯和加力槽,無疑給殺球帶來了更大的快感,石墨烯的高抗扭性,能在擊球瞬間快速的將力傳導至球上,再加上加力槽的輔助,殺球手感非常的出色,用N70殺球時一樣的力氣,N70殺出來的球是勢大力沉,TK6000殺出來的球卻是快速突擊。如果用武器來比喻的話,感覺N70一代就像是一挺大炮,殺傷力大,出去的炮彈沉。而TK6000則更像是一挺機關槍,連續的快速攻擊,火力密集。
TK6000的殺球威力和感覺是無可置疑的,但是可能是新球拍不太適應的原因,在一開始的時候殺球的穩定性方面還是表現上不足的一面,最常見的情況就是下網,而且是只下網一點點的位置。分析原因,應該是對比球拍N70和TK6000在拍框3,9點位置上所添加的用于拍框回復的材料不同所致。N70采用的是Ti材料,TK6000采用的是石墨烯材料,相比之下石墨烯的回復性能比Ti材料好,所以一開始的時候會不適應,殺球下網的情況也會比較容易發生,所以各位球友,我的建議是,一開始使用TK6000時殺球下網很正常,不要灰心,多多適應一下就會挖掘出它的殺球威力。
平抽快擋:平抽快擋方面,TK6000表現不錯,在揮拍速度能夠保障的情況下,無論是離網較遠的防守,還是壓上進攻,憑借其較高的平衡點和下壓勢能,都能以極快的揮速占得先機。接殺擋網方面,BG80的優秀彈性和手感都得保證回球過網的高度和挑后場時的深度。
挑球,網前:作為一只進攻拍,較高的平衡點確實在網前給我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不論是放網,挑球,搓球等一些小球的處理上,不太容易掌控,在回球的高度和線路上,掌控性都不高,經常會出現下網或者太高的情況,在控球性能上,TK6000和N70一代相比,還是差了一些。
總結
TK6000和所有TK系列的球拍一樣,突擊性能超群,球速快,能起到突擊制勝的作用,雖然平衡點較高,但是在殺球上重量不夠。在頭頂區的下壓揮拍性能比較出色,平抽快擋殺傷力很強,只是在網前的一些小球上比較難操控。總體來說,是支很出色的突擊進攻球拍,但是需要一定的適應過程,喜歡突擊的優友值得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