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尼克F1一直是我反手常用套膠。雖然目前還在用的套膠很多,TSP的vatus speed,大巴等等,價格從便宜到貴,澀套到粘套,F1從未遠離我的反手首選行列,一直在我2號拍上,任何時候拿出來,都不會讓我失望。
一直以來,很多朋友都在問我反手的首選澀性套膠,其實這是一個很個性化的問題,因人而異,很難給出一個適合所有人的回答,所以很久都沒有給出所謂標準答案。
首選不得不說,做為澀性套膠的性能把控,還是歐洲廠商更有經驗。雖然F1套膠不是最貴,最難生產出來的澀性套膠,但它綜合表現確實足夠優秀,從專業運動員到普通乒乓球愛好者的水平都能適應,這是很優秀的。
多尼克F1從手感,速度,底勁,旋轉等方面都非常出色,在國內是一款銷量最火的德套。
下面我從自己的使用體會,來聊聊F1的特點
手感方面極其出色,回想我剛開始使用F1時,感覺反手無論撥球,快撕甚至中遠臺反手拉球都很輕松,沒有任何不適感,現在仍歷歷在目的感覺。這得益于它出色的海綿設計,發力時球更容易打透球板,即使相對較厚的面材,復雜的多層結構底板,也有清晰的手感反饋。但又絕不是那種為了減重及手感,將海綿做得薄得像紙一般,如同直接打在光板上的手感。當然不可否認,雖然打過眾多套膠的我更有發言權,但反手技術相對正手更突出,很容易接受和適應F1的特點。
很多球友選擇
多尼克F1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它的出球速度比粘套快很多,脫板沒有任何粘套那種拖泥帶水的感覺。用過一段時間,你會上癮,甚至有種很難回到粘套上的感覺。
F1的快速脫板,讓你更有時間去還原,不用刻意去做完每個反手技術動作。不必擔心像粘套用在反手時,動作稍不完整,就會有控制失誤的可能。這樣大大提高了技術體系的連貫性與銜接性,你所要做的就是多一些向前的力,充分發揮撞摩效果,控制好第一弧線,拉出更高質量的回球。
在這里嚴重建議那些打球只會摩擦,拉出的球,板板都像高吊弧圈的球友多多去適應澀套的打法。多一些撞擊,F1可以讓你的撞摩比例更合理,拉球質量更高。誰也不想自己的拉球很快被對手適應,輕松反拉或彈擊而失分。尤其大球后時代,準確的說應該是40+時代,乒乓球旋轉更慢,更突出速度,任何不適應時代要求的打法,都很難生存。
說到速度,多尼克越來越受球友青睞的原因也與之有關。F1不需要灌油的特點,可以保證球拍的重量更低,女子運動員都可以輕松駕馭,近臺擺速不再受拍重的制約,畢竟任何人都不會喜歡拿起球拍,有種拎起啞鈴的感覺。
隨著你技術的不斷進步,只是速度快還不能滿足你對器材的要求。最近我在使用多尼克F1時,特意嘗試練習中遠臺拉球,體驗了它對球的支承性。可以說,F1基本是那種給多少力,出多少力的特點。如果你想提高上臺率,大可借一些來球的力將球弧線控制好,不并擔心海綿失去支承從而回球下網。如果你想發力,只要你力量夠,即使中遠臺球過網后也不會失去尾速,丟失對對手的威脅。強勁的底勁,讓我的反手中遠臺拉球多了不少信心。
說到這點,中遠臺的拉球與中近臺的快撕則有些許不同。中近臺的快撕出球很穩定,并不像反手使用狂飆那種發賊的感覺。這點是優點也是缺點,優點是更高的穩定性與上臺率,業余更容易把控。不足則是球的第二弧線要比狂飆更高一些,相對水平較低的對手也更容易處理。
多尼克F1給我最驚喜的地方并不是良好的穩定性與出色的底勁,讓我最喜歡的是它越來越適應我現在的打法。隨著擰拉技術的成熟與普及,接發球時,更多的選手選擇用擰拉來處理臺內短球,這樣即使在接發球階段,也可以主動發力進攻,改被動為主動。
我可以不采用任何控制技術,直接起板擰拉。這樣使我的技戰術體系更主動。F1擰拉時,吃球適中,即不會有摩擦不夠,無法制造弧線過網,難以上臺的感覺,也不會有出球拖沓,速度過慢而對對手威脅不足的情況。當然,這對擰拉技術有一定要求。如果你無法達到這個水平,回擺還是更好的選擇。
說到澀性套膠,很多人都擔心多尼克F1控制力不足。多尼克也有控制能力更出色的F2,F3,F4系列。我推薦那些剛開始打球的朋友可以去嘗試F2,F3甚至F4。如果你有一定基礎,還是選擇F1吧,畢竟力量是有極限的,控制則可以通過技術不斷提高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