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斯蒂卡碳素45,同時購入挺拔K1 PLUS套膠進行對比。
基于自身打法,我對器材的要求主要看重以下幾點:
1. 檔位清晰:所謂“檔位清晰”就是器材能夠很線性的反饋出球員的發力,同時會通過套膠吃球的深淺以及底板傳遞回來的震顫,讓球員心里感覺很“有數”。說實話,這個斯蒂卡45剛入手還在適應階段,用起來有些發木,再加上金探戈海綿硬度很高,中小力量時失誤較多。隨著對裝備的適應,也更加敢于發力,失誤明顯減少。退到中臺后,具有TENSOR技術的海綿開始發揮作用,配合碳板對球的整體支撐很強,上臺率很高,而且越發力越有驚喜。突然意識到原來這是一輛“跑車”,馳騁的跑道才是它的歸宿,并非一二檔來回切換的市區擁堵路段。
2. 落點準確:落點的控制是我這種打法的靈魂,這一點
金探戈給了我足夠的驚喜,球路長,一速快,發力后的手感反饋很到位,落點非常精準,這點絕對強于紅大媽。做個比喻,NEO省狂拉出去的球像是“鞭子抽打”,每一下都能抽的清澈有力,皮開肉綻,但是每一下都會留下不同的印記(二跳很賊)。而金探戈更像是“一把弓箭”,瞄準目標后拉弓搭建,一道寒光,正中靶心。
3. 連續性好:不論主動進攻或者防守搏殺,我都不太追求“一板過”,更習慣通過連貫的回球配合上面說的落點變化來調動對手。金探戈主要體現在大動作發力進攻后,緊接著的快帶動作,銜接起來很順暢,不需要太多調整。再做個比喻,NEO省狂就像是“廬山升龍霸”,鏗鏘有力,一招斃命,但是紫龍每次打完身體都感覺像“被掏空”。而金探戈更像是“天馬流星拳”,連綿不斷的進攻讓對手目不暇接,為了“心中的雅典娜”偶爾還能打出個“天馬彗星拳”,小時候總覺得星矢和雅典娜應該在一起,好像跑題了,不過大家應該都能看懂我要表達的意思哈。
4. 厭煩灌膠:我想不少球友與我有相同的想法,粘好了裝備卻時不時的撕下來重新來過,對于我這種懶人簡直就是一種折磨。本人正手是雷打不動的NEO省狂 2.1 mm39度,最受不了內能和灌膠效果消失后的“掏空感”,而金探戈很好的彌補了這種“缺陷”。
5. 聲音悅耳:個人不喜歡咚咚的金屬聲,更喜歡金探戈piapia的聲音,放在龍五和純木板子上更加清脆。這一點純屬個人喜好,大伙輕噴。
以上是個人比較注重的五個方面,總體感覺能打85分以上。為了避免槍文嫌疑,下面說一些金探戈的不足,除了上面說過的中低檔的手感模糊外,還有就是拉球旋轉不強,不如NEO省狂那么頂,我也看過網上有人寫的評測說金探戈旋轉特別強烈,可能只局限于薄摩擦時和其它外套的對比,畢竟也是個粘性膠皮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