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身階段
空拍上機拉VBS-66N,25-27磅,不上底膠上4層打底膜再上手膠。熱身環節可以感受到高遠球方面,100X的擊球感十分硬朗干脆,出球的球速和深度都有保證,甚至覺得這不是一把速度型球拍能達到的表現。平抽擋的感覺也一樣,出球很直接干脆,在能保證揮速的同時,還能讓壓出去的球不發飄,還有壓迫感。
所以熱身環節的主要體會就是,100X的整體拍框硬度還是比較高,中桿也是偏硬不容易打出形變感,但彈性還是很出色,擊球感很干脆不粘球,大拍面的容錯率也很高。
給大家一些手感差別的參考,同樣4U情況下,只憑手感體會:
中桿硬度:100X = 9X > JS122,100X >龍牙之刃=超音速。
頭重感:100X,JS-12II,9X三者接近,龍牙之刃=超音速>100X。
揮重:龍牙之刃=超音速 > 100X> 9X > JS122。
實戰階段
開局的前半段,主要以慢節奏的拉吊控制為主,一方面適應下新拍子的特點,另一方面先讓自己充分活動開,在全場的四方球表現來看,100X的操控性確實出色,出球干脆又不飄,球速和深度都有保證,吊球的手感也很清晰穩定。唯一不大習慣的就是每次擊球它的中桿形變都很小,在幾次反手被動處理的時候,我想要拍面多包住球去發力的時候,感覺不容易包住球,導致反手的出球質量有所影響,這也是偏硬的中桿和拍框,加上偏低的平衡點帶來的一個主要的上手難度。
同時,100X搭配了百洛碳素的中桿,其彈性肯定不是問題,只要去適應一下不同硬度和平衡點的發力節奏跟發力點,還是能把它的不足控制到最小。
在接下來的對抗中,我逐漸加快節奏,增加了進攻頻率,100X在進攻端的表現是超出我期望值的,特別是在變速突擊的時候。
而100X讓我我最滿意的一個表現是推球的質量和穩定性都非常高,這就是前面提到的硬桿+偏低的平衡點+適中的揮重,所帶來的優勢,我個人的打法是非常依賴高質量的推挑,逼迫對手勉強過渡,然后抓回球質量差得分,所以我對一把拍的推球表現會很敏感,100X的推球稱得上精準。失誤率低,是那種可以做到推的又快又準。
除了進攻端和推球的表現比較令我滿意以外,大拍面加上硬朗的擊球感,使得100X的網前小球表現也不會差,搓球勾球都算比較穩定。
總結
我認為100X算是一把比較有風格,或者說是一把比較有個性的拍子,從定位上來看,速度的屬性還是在的,但當我使用它的時候,它的綜合性能更像一把平衡拍。參數上來說,雖然中桿偏硬,但它的揮重并不算大,而且頭也不算重,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講,它的上手難度并不算大。我覺得它所謂難的部分是要完全駕馭它比較難,所謂駕馭,就是它既能最大限度地輔助我發揮我的技術,同時又不會給我帶來累贅,如果你擁有被動情況下對偏硬中桿的驅動能力,那這支100X一定會成為你的心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