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篇
說句場外話,有次在群里聊天時曾有個球友對打過一次的某支底板推崇的幾近狂熱:“我平時拉球也就三四板,用XX板的時候,好家伙,一拉就是幾十板,干脆不失誤。”他向我咨詢那塊“神器”, 無言以對。
器材發燒友在對新器材的感覺可以用12個字來形容:“有如神助,打回原形,束之高閣”,我也同樣如此。手上底板十支套膠幾十塊,真正用的,也就這么幾個。
拿到
優拉雷神新套膠自是技癢,約了幾個球友,由于球館有小孩在訓練,就沒有打比賽,基本以練習為主,個人感受呢,由于套膠裁大了一圈,拉球時感覺套膠的張力十足,抓球感非常的好,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噴”。就是那種發力時并不算快,但出手后有加速感,這一點,練習的對手是最有發言權的,個人也有這種感覺。
還有,雷神的德套風格依然明顯,那就是弧線低平且長,從最早用DONIC的F系列一直到XIOM的ZETA,歐3,VEGA等等,無不以此特點為基本點。我的“雷神”亦是如此,而在此次練習中這款套膠給我最大的收獲是它的下降期拉球所帶來的絕妙手感,在與訓練對手的你來我往中,不可能板板找到最佳擊球點,有時難免被頂的撤一半步,等球往下掉后才得以出手,精彩處來了,在以往這個擊球區,向上的動作自然要多一些,就是所謂的“拔”一下,造出一個大弧線才好上臺,這是很正常的動作與反應,而“雷神”則容易出臺,拉丟了若干個后,我們都認為,這是因為套膠有點“爆”,自己還降不住,于是調整力量,壓弧線,反復幾次,找到感覺了,如遇此類上旋,就算球開始往下掉了,無需往上掛球,只需壓住板形向前上方發力,球就有,還很頂,對對手的壓力不小,很好很好,不愧是“有如神助”的使用階段。
實戰篇
球友叮當約球,去了他們單位俱樂部,條件很好,也有幾個水平不錯的,攜新套膠之威,前去拜訪。
上次練習時雷神大了一圈,張力雖好,但似乎有點太大了,打起來有點忽閃而且有點重,心一橫,把下面的那條邊也給裁了去,這下好,JOOLA大大的LOGO剛頂在手柄上,不錯的樣子。實戰下來,簡單的說,雷神這款套膠在使用上沒有發生任何不適,而且面對的都是沒交過手的對手,套膠挺給力,沒拖咱后腿。
由于系統內部3號有比賽,30號特意到了常去的球館練球,本只約了一個朋友,想練練球就行了,沒承想熟人遍地,得,想不開戰都難,打個七八個人,且大都是有過數次交鋒的經歷,大家心照,別想耍花招贏人,拼實力,我略占上鋒,特意問了他們我的正手效果,統一的口徑是我退臺甩起來他們感覺防的很吃力,這也許就是“雷神”帶來的獎勵吧。
系統內部選拔賽,單淘汰,心里有點毛,以前沒參加過,不了解對手情況,要是第一輪被踢出局了豈不太丟臉。所以到賽前才偷偷躲車上粘了板,進入賽館一看,心定了,還真沒見什么高手,三輪下來挺進四強,未失一局。不用再戰,到時直接代表局里參加區上比賽。
雖然看他們練球有點樣子,但一看就不是苦心者,與我們在球館常玩的人的模樣還是很有區別的。一交手,果不其然,差距比較大,就可以玩玩球啦,平時與球友打球一向是玩不得的,玩不好就被弄死了,而對這些對手則可以,基本是對方扣殺我略退后做防守,他扣過來我基本把球“撩”過去,剛好試試我新套膠的控制,個人認為,器材的控制,最好的體現就是對方略大力量的攻球,而己方把球撩到你想讓它去的位置,且要低平,“雷神”真的很不錯,基本能指哪打哪,難能可貴的是弧線壓的很是平穩,要發力時有速度和力量,要控制時有落點有弧線。
總結
優拉JOOLA雷神這是塊好套膠(好像有點廢話),我一說好用,球友都說也不想想多少錢,對,錢,錢的問題,“物有所值”這四個字對個“雷神”不算太合適吧,幾近600的單價,對大部分球友而言,還是太貴,作為發燒者的我來說,也會心疼。對于它的種種的好,我們從其它膠皮也能找到一些影子,選擇與否,在于消費者。
作為一名業余愛好者,我認為好的器材就倆字:好用。這是一款好器材的共性標準。而這款“雷神”恰恰“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