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型結構
3-5-2陣型的防守陣容由1個守門員和3個中后衛(1個左中后衛,1個右中后衛和1個中后衛)組成。
這種陣型的防守球員可以使用人盯人戰術和區域盯人戰術,原則是必須緊盯對方的中鋒,其中一名中后衛提供掩護和支持,也被稱為+1規則。
自由人
其中一名中后衛也可以被指定為“自由球員”。自由球員負責清理和掩護其他兩名中后衛,這個位置來源于意大利名字“自由球員”,意為“沒有人盯人任務的球員”。
自由球員除了必須具備防守能力外,他還是一名控球中衛,要有扎實的腳下技術,球商和傳球能力,在奪回球權的時候,可以發動進攻并穿透對手。
防守時
防守中路滲透
3-5-2陣型其中一個理念是在要保持球場中路區域的防守強度和緊湊,三后衛要能有效地對抗對手的中鋒。
場景1
如圖所示在上面的場景中,當對手獲得控球權,藍隊防線后撤并變得緊湊,左(藍色3號)和右(藍色2號)兩個中后衛人盯人防守對方前鋒(紅色9號和10號),隨時準備控制空中和地面。
余下的中后衛(藍色5號)扮演著一個自由球員的角色,負責清理和掩護。后防線還必須與中場溝通,以確保兩條線之間保持適當的距離,保證防守緊湊性,限制對方利用兩條線之間的空間。
爭奪第二點球
場景2
如果對手被迫通過長傳直接打給前鋒(紅色9號和10號)的,藍隊必須力爭第二點球,這至關重要,確保中路不被對手穿透。
這便是盯人的中后衛的職責,在上面的場景中,藍色2號爭搶,而剩下的兩個中后衛(藍色5號和3號)回收,準備隨時拿下二點球。
同時,中場也要做好爭奪二點球的準備,以防球打到中場區域。
近側的中后衛緊盯對手前鋒如果對方把球轉移到邊路區域來組織比賽,那么在近側的中后衛就應該緊盯對方前鋒,爭奪球權,攔截任何直傳球和延遲對手第一階段的進攻。
場景3
在這個場景下,藍隊在球場的左邊(對方的右邊)防守,而左邊中后衛(藍色3號)盯防對方的前鋒(紅色9號)。
中后衛(藍色5號)和左中后衛(藍色2)號回撤并保持緊湊。如果球打到藍色11號和藍3號近側,那么藍色5號需要轉移到這一側提供掩護。右邊鋒(藍色7號)內收回撤和陣型整體轉移,同時在球被轉移到弱側的時候第一時間實施防守。
控球時
從后場組織層層推進
場景4
門將控球,后防呈如下圖所示陣型,左中后衛(藍色3號)和右中后衛(藍色2號)拉開到禁區的邊緣接球,和中后衛(藍色5)形成3V2的優勢對抗對手中鋒(紅色9號和10號)。
如果對手壓得很靠上,而且是一對一盯防,那么后腰(藍色的6號)回撤接應,仍然可以創造出空間,4v3的優勢立時被創造出來。
場景5
在上面的場景中,對手(紅隊)人對人施壓,以防藍隊從后場傳倒出來。
中場(藍色4號和藍色8號)移動到邊路,以甩開盯防他的對手,同時作為守門員的一個傳球選擇,中路區域有中后衛藍色5號和后腰藍色6號坐鎮,依然安全。
場景6
如果中場(藍色4號和藍色8號)被紅色4號和紅色8號盯防,那么守門員可以長傳找中鋒(藍色9號和藍色10號),他們有空間接球。
在這個體系中,從后場傳出的關鍵是守門員的分球范圍和利用三名中后衛選擇傳球或保持控球意識。
對手的反應決定如何從后場倒出。
中后衛拉邊接球當控球時,中后衛的位置可以改變進攻的角度,創造出突破對方的機會。
場景7
在上面的場景中,中后衛(藍色5號)控球,左中后衛(藍色3號)和右中后衛(藍色2號)拉邊接球,拉扯對手防線,創造不同的進攻角度。
左中后衛(藍色3號)接球,他可以選擇前傳給中場(藍色4號)。如果中場被被紅色8號盯住,中路就會大開,他便可以直接穿透對手防線傳給中鋒(藍色10號)。
當球在球場的左邊時,對方也會隨著球轉移,在右邊創造空間,讓右邊鋒(藍色7)可以接對角線斜長傳。
現在左中后衛的選擇取決于中場和前鋒在中前場控球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