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后場技術動作主要有以下幾種:
(1)高遠球
特點:用較高的弧線將球擊到對方底線附近,是后場技術中的基礎,對控制比賽節奏,調動對手位置具有重要意義。
擊球點:位于頭頂前上方的最高點上。
動作要領:擊球時,前臂急速內旋帶動手腕加速向前上方揮動,手腕曲收,手指屈指發力,正拍面與地面呈近120度的夾角,在空中最高點將球向前上方擊出。
(2)吊球
特點:從后場輕巧地還擊到對方網前地區,迫使對手上網接球,從而創造進攻機會。
擊球點:位于右肩前上方,較擊高遠球稍前一點的位置。
動作要領:擊球時,手腕由伸腕到曲收帶動手指捻動發力,使球拍向內外旋轉,用手腕和手指控制力量,以斜拍面"切擊"球托后部的右側或左側。
(3)殺球
特點:將對方打過來的高球用力扣壓下去,展現強大的攻擊力,是后場得分的重要手段。
擊球點:位于右肩前上方,較擊高遠球,吊球更前一點的位置。
動作要領:擊球前,身體后仰幾乎呈"弓形",以獲得較大的力臂距離。擊球瞬間,小臂帶動手腕由伸到曲快速閃動,正拍面向前下方全力發力壓擊球。
(4)鉤球
特點:在網前回擊對角線的球,使對手難以預判和接球。雖然鉤球主要在網前使用,但在后場有時也可以運用,如通過假動作騙過對手后進行鉤球。
動作要領:擊球瞬間,通過手腕的快速轉動和手指的捻動,改變球的飛行方向,使球以對角線的方式飛過網頂。
(5)挑高球
特點:把對方擊來的吊球或網前球挑高,回擊到對方后場去,從而爭取時間調整位置或恢復體力。
動作要領:擊球時,利用手腕和手臂的力量,將球以較高的弧線挑到對方后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