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雙打比賽中,可以發高遠球,但不建議頻繁使用。
雖然規則允許,但雙打比賽中頻繁發高遠球往往不是最佳選擇,原因如下:
(1)不利于掌控節奏:雙打比賽強調快速進攻和節奏變化。發高遠球會使球飛行到對方后場,對方有足夠的時間回位并組織進攻,這樣容易讓己方陷入被動防守的局面,無法掌握比賽的主動權。例如,專業雙打比賽中,高水平選手發高遠球后,對方往往會迅速移動到后場,利用高遠球飛行時間差,提前準備殺球等進攻手段,給己方造成較大壓力。
(2)增加防守壓力:發高遠球后,己方兩人需要迅速退到后場防守,而對方則可以根據球的落點靈活調整站位,準備進攻。如果己方防守配合不夠默契,很容易出現防守漏洞,被對方抓住機會得分。比如,當一方發高遠球后,對方球員可能會通過吊球,劈殺等技術,將球打到己方防守的空當處,導致己方難以回擊。
(3)違背雙打戰術特點:雙打比賽更注重前后場的配合,輪轉以及快速的多拍回合。發高遠球會使比賽節奏變慢,不利于發揮雙打的優勢。相比之下,發網前小球可以迫使對方起高球,為己方創造進攻機會?;蛘咄ㄟ^平高球,平射球等發球方式,打亂對方的節奏,使對方難以組織有效的防守和進攻。
不過,在以下一些特殊情況下,發高遠球也可以作為一種戰術選擇:
(1)調整比賽節奏:當己方連續進攻但效果不佳,或者對方防守嚴密難以突破時,發一個高遠球可以暫時緩解己方的進攻壓力,調整比賽節奏,讓己方有時間重新組織戰術。
(2)針對對方弱點:如果對方后場球員的防守能力較弱,或者移動速度較慢,發高遠球可以迫使對方后場球員接球,從而暴露其弱點,為己方創造進攻機會。
(3)自身狀態調整:當己方球員體力下降,需要時間恢復體力時,發高遠球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回到合適的防守位置,同時也能讓對方消耗一定的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