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打所有技術圍繞著一點,這就是雙打生命線。但凡大家對雙打了解一點的都知道,雙打的發接發前三拍非常重要,因為前三拍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一分的開局優勢歸屬。
雙打的生命線就是:讓球過網的時候,是從上往下走的。
通俗來講,就是只能我壓著你,不能你壓著我。
原理:雙打人多地少,所以相對單打是易守難攻的游戲,相對單打更加不可能一拍打死對方(因為空地有限),所以雙打相對于單打,更加依賴多拍持續進攻。
只有多拍進攻才能夠不斷破“勢”,形成“火力壓制”。你第一拍下去,他擋回來八成力道,第二拍下去,擋回來六成,第三拍,四成,第四拍,他根本擋不住了。
所以雙打要盡可能在較短的時間段內形成持續快速的下壓進攻,多拍壓死。
一切的站位,都圍繞著這個目標。
如果把雙打的進攻環節拆分成一個鏈條,我曾經給它起過一個名字叫做“進攻鏈”,那雙打的進攻鏈和防守鏈就是:
我方主動態勢:發接發網前爭奪——成功,球從上往下走——中前場攔截——對手起球——我方前后站位——后攻前封連續下壓。
我方被動態勢:發接發網前爭奪——失敗,球從下往上走——中前場防守——起高球——我方左右站位——用平抽擋處理對方進攻尋找攻防轉換機會。
以上兩條鏈條都是主動和被動態勢的理想狀態,實戰中也有可能由于一方處理回球出色,在鏈條走到一半的時候就實現了兩方的攻防轉換。
這個進攻鏈條有個特點:步驟越靠前,實現攻防轉換就相對容易,步驟越靠后,實現攻防轉換就相對不容易。當今的男雙,特別是印尼隊,韓國隊作為男雙強國帶動的潮流,越來越強調平抽擋和前半場的快速爭奪,使得男雙越來越成為了前場短平快的較量。像之前那種隨隨便便一方就能夠過渡到“后攻前封”狀態的情況越來越少了,高水平的男雙運動員基本上會盡量在中前場抽擋就解決掉對手。因為一旦一方過渡到“后攻前封”狀態,此方的優勢就會極大。
所以,雙打中大家都會盡量在前幾拍中取得優勢,讓球從上往下走之后,自己形成前后站位,逼迫對手左右站位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