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忌諱急躁,只有心平氣和,才能很好的控制。控制的概念對乒乓非常重要。同理,羽毛球也要學乒乓的心平氣和,不急不躁,才能做到心中有點,手上有數。
乒乓是摩擦的藝術,沒有摩擦就沒有乒乓。在摩擦中制造出各種旋轉和弧線,是乒乓技術的核心要領。由此推想羽毛球,應該是擊打的藝術,沒有對發力擊打有良好的掌握,就不能說自己對羽毛球技術已經掌握。
既然羽毛球是擊打的藝術,而乒乓球是摩擦的藝術,那么,乒乓球的引拍就是以平動位移為主了,而羽毛球的引拍則是以前后重疊位移為主,乒乓球的膠皮和羽毛球的線床也正好決定了它們各自拍面這樣的運動狀態。乒乓球和羽毛球這兩種運動都具有自相似性,球拍都是自己身體的延伸,握拍都是一個新的關節。乒乓球手掌與拍面的對應感更親近更直接,羽毛球則遙遠些,但努力尋找和感應,你就會有巨大的收益。
乒乓球擊球時,因為引拍軌跡主要是以前后平動為主,所以肘主要也是前后平動,這樣容易產生較大的摩擦力。羽毛球引拍擊打瞬間主要是前后折疊測試呈扇子打開運動為主,所以肘部一般穩定不動,這在羽毛球技術里稱為“鎖肘”,它會讓擊打發力集中短促。
無論乒乓球還是羽毛球,在發力瞬間越是使用到手指發力和控制拍面,力量越集中,落點越準確。最后就是人球位置越合理越好,近了發力不舒展,會打折扣,遠了重心不穩,落點控制不好。人球位置其實內涵了擊球點的選擇和步法的應用技巧,而這些都是乒羽運動最重要的技術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