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講述Prince的無心插柳與Head的鋁材應用的故事。我給他取名無心插“鋁”。
1970年,鮑勃·麥克盧爾在他自己位于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的私家車庫中拼湊出了世界上第一臺網球發球機,Prince公司由此誕生。退休之后, Head滑雪公司的創始人霍華德•海德偶然得到了一臺Prince制造的發球機。最終,這個不甘寂寞的發明狂人,憑借其領先的鋁材應用經驗很快便加入了Prince公司并在1976年推出了Prince Classic Aluminum。這個無心插“鋁”的故事由此開啟。
作為世界上第一款大拍面
網球拍,Prince Classic Aluminum擁有一個達到110平方英尺的拍頭,這幾乎相當于傳統標準尺寸木拍拍頭面積的兩倍,其甜區也因此增加了50%。但是這款球拍在誕生之后的兩年內并沒能引起職業球員的關注。
1988年漢城奧運會女子網球雙打冠軍之一的帕姆•施萊弗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大拍面球拍參賽的運動員。這個美國女孩曾經以16歲的年齡,在1978年的美網半決賽擊敗了女金剛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雖然在決賽不敵克里斯•艾弗特而屈居亞軍,但是施萊弗卻因為這屆美網而嶄露頭角,而她在這次比賽中所使用的Prince Classic Aluminum也借此一戰成名。
Prince順理成章的成為此次事件的最初受益者。受到這次意外成功的啟發,Prince陸續推出了很多經典球拍:比如1978年問世的Prince Original Graphite,不僅是世界上第一把Oversize拍面的碳纖維球拍,也是球拍史上最成功的同類產品;再如1979年的推出的Prince Pro,因為采用了中空的管狀金屬材質,使其重量更輕,拍頭更易加速;還有1980年上市的Prince Woodie,傳統與未來的融合恰如其分。憑借這些產品,Prince吸引了諸多著名職業球員與之簽約,并后來居上,迅速躋身世界網球拍生產商巨頭之列。更加重要的是,這款球拍仿佛在一夜之間改變了網球的歷史,推動了這項運動在全球范圍內的迅速繁榮。
Prince Classic Aluminum為傳統木拍歷經逾百年卻沒有顯著拍面變化的事實畫上了句號,并昭示了未來網球拍的發展方向。更大的拍面以及隨之而來增加的甜區創造了更多上旋的可能性,而這也是傳統網球與現代網球的顯著區別。毫不夸張地說,這款充滿創新的球拍改變了網球運動的歷史。
事實上,雖然Prince被官方認為是第一個提出Oversize網球拍專利申請的公司,但是由庫爾特•克萊默設計的Bentley Fortissimo Oversize,最早于1972年出現于一個名為“Spoga”的德國體育用品展會,這要比Prince的專利誕生早出了整整兩年,因此Prince的這個專利在德國是不被承認的;此外美國人塔德•威德也先于Prince Classic Aluminum一年發明了一款Oversize拍面的球拍。然而無論如何,是Prince Classic Aluminum,而非其他任何一款球拍,成就了這樣的一次無心插“鋁”,并推動了網球運動的綠樹成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