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8.5/10
Salomon S-lab Sense Ultra的配色依然是Slab的主打配色紅與黑,雖然重量上與Wings 8相近,但是看起來卻總覺得Sense Ultra輕很多,可能是因為黑色顯小?
前幾年的S-lab越野鞋有個規律:黑色為主的配色均為SG(Soft Ground)泥地款,比如大紅鞋S-lab Wings就有泥地款大黑鞋。但Sense Ultra目前沒有泥地款,因為其定位是長距離的全地形越野鞋,泥地自然可以應付,在實測中也確實如此。
實著:8.5/10
測試者穿過Sense Pro,S-lab Wings 8,S-lab Sonic 2。加上這雙S-lab Sense Ultra,這雙的腳感是最舒適的,原因就在于Salomon終于將S-lab越野跑鞋的鞋墊換成厚的了,雖然之前是Ortholite鞋墊,但一直都是非常薄的鞋墊,甚至可以說可有可無。
S-lab Sense Ultra終于改變了這個情況,加了一只將近5mm厚的鞋墊,這個Ortholite加厚鞋墊直接改變了穿著Sense Ultra時的腳感,如果說路跑鞋采用厚鞋墊會減慢跑步速度,那么越野跑采用厚鞋墊會加強越野跑中的舒適度以及下坡跑中地面對跑者足部的沖擊,相信沒有多少跑者會在越野跑中平路保持400的配速。
在鞋底舒服的同時,鞋面也有所改動,相比之前的S-lab Sense,鞋頭前端寬了不少,不過由于有中足的Sensifit+Endofit鞋面和鞋舌技術,對于高足背的人依然有些不友善,這可能也是由于歐洲人腳型與亞洲人不同。
還有一點要單獨指出的是,S-lab Sense Ultra的鞋舌偏厚,在氣溫較高的環境中跑會有些悶熱。
防滑:8.8/10
S-lab最近的幾款越野鞋都號稱在下坡表現良好,測試者穿著這雙S-lab Sense Ultra跑了一場50KM爬升2000+的比賽來測試,賽道的路況基本涵蓋了中國江南越野的所有地形:土路,山間小徑,碎石路,古道石板臺階(上下坡)。
結果也讓人滿意,下坡的防滑性以及控制性都堪稱優秀。其實判斷一雙越野鞋表現好壞很簡單:能讓你在越野跑中享受最流暢的奔跑,而Sense Ultra基本上可以做到這一點,但只有一點讓人不太適應,那就是鞋頭的問題。
保護:8.1/10
Salomon S-lab Sense Ultra的保護級別屬于全面型的,可能除了透氣鞋面,其他地方都有防護功能。
鞋頭的大范圍保護,鞋跟足夠的收緊保護跑者的腳踝。但美中不足,或者說會讓剛開始穿S-lab Sense Ultra的不適應的地方就在于Sense Ultra的鞋頭過高。
我們找了La Sportiva的Mutant以及TNF的Endurance(兩雙鞋的特點也與Sense Ultra相近)來做比較,結果一看便知。鞋頭高可能有助于對跑姿的糾正,但在路面不平的越野路面上,總會踢到石頭,尤其是路線后程,體力下降,抬腳高度降低,更容易踢到,在測試過程中,踢到石頭的次數越來越頻繁。
緩沖:9.0/10
S-lab Sense Ultra的后跟中底厚度為25mm,加上鞋墊,整體后跟厚度將近30mm。怪不得Salomon把這雙鞋主打為適合長距離越野跑的專用鞋。
正如上文所說,鞋墊的加厚對Sense Ultra的腳感及緩沖有很大的作用,Sense Ultra甚至可以被稱為史上緩沖最好的S-lab跑鞋了。
耐久:8.8/10
雖說之前流傳著Sense Ultra的前輩S-lab Sense最多服役300KM的說法,但S-lab的大紅鞋(Wings以及Wings 8)服役時間都比較長,在測試了將近100KM之后,Sense Ultra的大底變化不大,但中底多了點紋路。
在越野測試中不斷的涉水(因為天氣太熱了),鞋子全濕多次,并未影響鞋子的表現。后面也用它參加了斯巴達賽,效果也非常不錯。
總結
Salomon S-lab Sense Ultra的各項性能非常優秀,足夠的緩沖與保護,下坡時大底的表現出色。美中不足的就是鞋舌的厚度以及偏高的鞋頭。
如果之前適應了S-lab的跑者,大可選用S-lab Sense Ultra作為長距離越野跑比賽用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