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8.8分
雖說是莊主鞋二代,而且之前一度以S-LAB Sense Ultra 2命名,直到快發售時才改成S-LAB Ultra。
該鞋的升級幾乎是全面的升級,鞋面全部更新,采用了紅色鞋身漸變到后跟的紫色,不同于以往的S-LAB只以紅白黑為主。
實著:9分
相比與之前的S-LAB越野鞋,S-LAB Ultra的上腳感覺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現是在鞋面整體的包裹性有非常大的提升(雖然S-LAB的越野跑鞋的包裹性已經很強了)。
包裹性提高的原因有三點:
1.快速系帶系統以及鞋舌上的鞋帶儲存網格做了升級,將收口改到了鞋舌上面(之前都在下面),這樣可以將鞋帶收的更緊。
2.增加了鞋身的兩個可以收緊的側翼,跑者可以根據自己對鞋面松緊的要求調整鞋面。
3.鞋子領口的材料采用了一種摩擦力很大的材料,讓鞋子與襪子的摩擦力非常大,這也是在評測各種跑鞋第一次碰到,非常提升鞋子與腳的一體性。
S-LAB Ultra相比于上一代的鞋墊也有所改變,更像是EVA材質鞋墊比S-LAB Sense Ultra的鞋墊更硬一些。S-LAB Ultra的鞋楦依然不算寬,如果要入手的話,建議加大半碼。
緩沖:8分
緩沖性的提升,是S-LAB Ultra的另一個特點,前掌的白色部分為新增的TPU緩震材料(名為Energy Save),讓S-LAB Ultra的緩沖性能比上一代有所提升,并且TPU材料的特性(回彈緩沖效果強,)更適合超長距離比賽——莊主最愛的百英里級別賽。
但要指出的是,S-LAB的腳感并不是那種非常柔軟的緩沖感,在測試中的平路測試里,依然是比較硬質的感覺,但能感覺到有回彈,在山野的測試(30公里左右)中也是如此。
防滑:8.7分
S-LAB Ultra依然采用Salomon的自家大底材料Contagrip,對大底矩形耳尺的分布進行了微調。
在實際測試中,用S-LAB Ultra下坡依然非常的爽快,由于鞋面鞋身的包裹性提升,腳與鞋子有種融為一體的感覺,在各種地形的測試中,S-LAB Ultra的大底防滑性都比較出色,沒有出現打滑的現象。
不過由于S-LAB Ultra的鞋身較窄,在下坡時,出現了幾次左右不穩的情況,跑者要在前幾次適應鞋的過程中注意。
保護:8.5分
既然主打超長距離,S-LAB Ultra也擁有出色的保護性能,最主要還是體現在鞋頭的保護上,S-LAB Ultra的鞋頭保護很充足,在測試過程中不經意踢到石頭,腳趾頭不會受到損傷。
不過鞋子在跑步彎折時,鞋子前端的TPU鞋面覆蓋會相應彎折碰到腳面,需要適應。
耐久:7.9分
S-LAB Ultra的鞋面采用了TPU無縫鞋面設計,減少拼接之間的磨損,這也可以提升鞋面的耐久性。不過在我們測完約100公里之后,S-LAB Ultra的后跟外側(常規跑姿以及偏外翻跑姿都容易磨損)出現了比較大的磨損,一只鞋的耳尺被磨損的比較嚴重。
S-LAB Ultra的前掌基本沒有太大磨損,這還是讓人比較滿意的。
總結
Salomon S-LAB系列也在跟隨著越野跑市場的發展進行發展,可以說現在已經告別了上一個以S-LAB Sense系列為主打鞋型的時代了。更多的跑者們需要一雙自己能夠駕馭更適合自己的跑鞋。
而Salomon S-LAB Ultra可以納入你的長距離越野跑鞋愿望清單中,各方面性能都更適合長距離越野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