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8.1/10
亞瑟士Noosa FF的外觀較前幾代低調了一大截,從花花公子變成了低調型男,設計低調但也暗藏玄機。中底側面暗藏的游泳,自行車,跑步的鐵人三項標志。以及將外側鞋身做成一個爆炸圖案。
我拿到的深藍色+淺橙色配色的
Noosa FF也是目前五款男款配色中比較好看的一雙,作為一雙沒有傳統“四道杠”的亞瑟士跑鞋,Noosa FF看起來更有個性。
Noosa FF的鞋楦設計也非常適合亞洲人的腳型,不寬不窄,中足的包裹也恰到好處。
實著:7.3/10
Asics Noosa FF的實著要分為剛上腳時期和跑了50KM之后的兩個階段來看,剛上腳階段有兩個不舒適點:鞋底的堅硬感以及鞋面上方鞋舌與鞋面的縫合處的摩擦感。這兩點在最初的日常穿著中一直困擾著我,在幾次試跑后,逐漸適應了摩擦感。而鞋底的堅硬感也隨著測試距離的增長而消失。
以上實著結果可以得出:Noosa FF需要30-50KM的壓鞋過程,之后中底的性能可以完全展現出來。和第一款采用FlyteFoam中底材料的Asics DynaFlyte(腳感很軟)相比,Noosa FF的腳感更硬,當然這也是鐵三跑鞋的競速屬性的需要,在實測中跑一些稍快的配速時,Noosa FF的表現讓人滿意。
為了在鐵三中縮短換項時間,Noosa FF在鞋舌以及后跟處都進行了細節設計,采用了摩擦系數較大的塑料材料,讓穿鞋變得更快。同時鞋內還用了更柔軟的材質,讓跑者可以光腳穿,我也光腳穿了一天,除了鞋內幾個縫合處會讓腳背有些不適,鞋底后跟的感覺都可以接受,不過還是建議跑者穿襪子跑,避免腳步的擦傷。
支撐:8.2/10
Noosa FF的支撐反饋度非常適合進行Tempo跑以及快于馬拉松配速的輕度速度訓練,適合400-500的配速區間。
Noosa FF的鞋面支撐主要靠鞋面上的TPU材料(同時充當無縫拼接作用),兩側的鞋面不算硬,在跑動中沒有異樣感。中底的FlyteFoam材料是Noosa FF速度表現的基礎。而前后10mm的高差,也讓跑動中的加速更輕松。我用420的配速進行了30KM的長距離訓練,后程還是覺得鞋底有些硬,所以如果自詡“腳嫩”的跑者,盡量穿Noosa FF進行10K-20K距離的訓練。
緩沖:6.8/10
從剛剛上腳的堅硬感就可以得知,Noosa FF的緩沖性能比較一般,畢竟是鐵三競速鞋,而且沒有Gel膠在,當然也沒了傳統的踩屎感了。
不過歷代Noosa都是以硬著稱,所以打算入手Noosa FF的要做好心理準備。
耐久:8.5/10
Noosa FF采用了新型的WET GRIP防滑外底以及兩款Asics經典的耐磨橡膠:AHAR+DURASPONGE,容易磨損的幾個部分都用了耐磨橡膠。名為WET GRIP的透明大底橡膠在濕滑路面表現出色,但在光滑的路面卻會摩擦力不足,可謂是“防濕不防滑”。
在測了150KM之后,AHAR大底的后跟橡膠基本沒有磨損,透明的WET GRIP也沒什么變化,中底的壓縮紋路有些明顯,鞋面的損耗也極小。
總結
Asics Noosa FF的性價比突出,雖然改變了以往的風騷設計,但也低調不失魅力。而Noosa FF優秀的透氣性,也很適合即將到來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