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力烏缺9900附帶的說明書比較詳細,對拍身印刷的各種標識都有所說明。而且還附帶球拍拉線圖文,很奇怪波力推薦的是一種類似上一版張人拉線法的走線方式,只是豎線轉橫線時改為短1長2的跨孔。我使用是短2長3走線方法,個人覺得這樣橫線能更接近9點位置開始,跨孔不會太多,整拍受力更加均勻。
說起波力的手感,我自問還沒能很好歸納出來。波力球拍手感是有自己風格的,這點可以肯定。但屬于激進還是保守呢?不好說,用過的幾款波力球拍的粘球時間不是太短,出球稍微有點發力時滯,出球初速感覺上也不是十分快。但要是你愿意去發力,波力拍還是會給你滿意的答復。烏缺9900也是類似的手感,輕輕發力感覺不會太深,只要你愿意給油,深踩下去發動機就能給你足夠的反應,真有點渦輪增壓的感覺。所以烏缺9900的出球是需要點時間來習慣,想打到點不困難,要速度與落點兼得,對發力就有點要求。不過怎樣說,烏缺9900的高遠球還是挺舒服的。起碼拍身質量慣性也足夠讓球飛得更遠。而且甜區面積大,擊球失誤性也會降低很多。尤其剛熱身只想拉幾下,對方非要拼命往你后場壓的時候,這點差距就十分明顯。
加上這次波力給球線是彈性十分優越的BN—9966POWER(以下簡稱9966),要省力還真事半功倍。9966線徑為0.68MM,材質使用超細復絲纖維核心+復絲纖維補強+高彈性復絲纖維交叉纏繞+納米。建議磅數25—28,這里讓先拉線再看說明的我冒了一把汗。說明上是比較復雜,但可以簡單理解為三層不同的纖維織法再包覆納米材料,做到彈性與手感兼顧。至于耐打及保磅能力,看到0.68線徑估計也不能奢望什么。不過9966彈性確實也不是蓋的,而且線身十分柔軟,同線徑對比下擊球感不會像BG68T那樣硬得像鋼板。而且表面摩擦力比較好,控球不覺得打滑。
烏缺9900球拍配上進攻性的9966球線,做就了我這一次的試打,但效果還是相當的好。假如9900配上65線,那么9900的小球可能會有一點模糊感;波力9900手感傳遞跟彼9900手感傳遞不是一個風格,后者是直接了當就像筷子夾菜那么直觀;波力9900是需要稍微用心體會一下,如果全憑習慣的感覺來放網,效果還真不太理想,不是太高就是太低。但配上9966線以后,感覺就直接很多。
從中桿直徑,硬度和拍框設計來看,烏缺9900不是一把很提倡揮拍速度的球拍。強調適合平抽的球拍總是加長手柄,超細超硬中桿,更低平衡點和更小的拍框截面面積。這些都不是9900的特點,尤其整拍質量徘徊2U附近的9900。但實際上,一般使用者有多少人有足夠爆發力驅動超硬中桿的球拍?尤其要你反手上手球抽回去。所以這里我覺得平抽方面9900還是比較舒服的,起碼驅動起來不辛苦,有一定的平抽速度。平抽這個純技術的活兒,不是專屬雙打實在沒必要太去較真。
按照球拍的參數,9900應該是一把更提倡重殺的球拍;接90克的自重,拿在手上都是沉甸甸的,你能說這樣的球拍殺球不行嗎?所幸的是9900沒有做到像N553那樣極端的參數,不然不是球拍殺球不行,而是殺球的人沒力反復殺下去。中等硬度的中桿,不是太高的295MM平衡點,似乎很適合一般喜歡殺球的朋友使用。而且9900殺球落點也是很精準,試過幾把波力球拍抗扭都做得很好,9900自然也不例外,使用碳纖維T頭以后簡直更上一層樓。所以落點控制十分理想,下壓感也很強。使用起來,殺球會有點殺得不知疲勞的感覺。點殺方面,我反而更喜歡輕硬球拍那種點殺的隱藏性,面對9900那不菲的體重,動作自問還是隱藏不起來。
總結
波力烏缺9900屬于一把整體性的進攻球拍,主動方面能夠十分到位,不是太硬的中桿也能兼顧到被動情況。整拍質量比較高的關系,對使用者體能可是不小的要求。比較驚喜還是波力這次把外觀質感做得十分好,對比波力2013系列,進步可是巨大。當初,拿著2013在朋友面前展現的時候,真心沒人可以看出那是定價一千多塊的球拍。雖然球拍的使用價值占據最高位置,但外觀的等級對心理還是或多或少地有所影響。期待以后波力球拍的外觀能夠更上一層樓,9900的改變不是一個例子,而是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