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滑的握感:握起N7的手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握感比C7舒適,雖然C7的底膠采取鏤空設計,在底膠和木柄間如同添加了緩沖材料,但是由于C7的NG5手柄的粗細個人感覺適中比N7的S2手柄粗,因此個人在實戰中感覺握感不如N7,尤其是在轉拍的時候,感覺明顯。
凌厲的殺球:蔡赟前代專屬的C7加了強弓條的頭重設計,和硬度適中的中桿,對我這種業余菜鳥來說C7非常好發力殺球。雖然N7取消了強弓條設計,但是在實戰中的點殺,殺出去的球速和連續殺球的能力均不比C7差,甚至連續殺球能媲美我喜愛的AZ,中桿恢復之快,完全沒有越殺越軟,借不上力的感覺。由于殺球質量的提升,當出現機會的時候,我會首選殺球。而且N7殺球的一大特點是聲音比很多球拍都小,如同加上消聲器一樣,殺球時候無聲無息之間球已落地。
迅猛的平抽:N7的平衡點雖然與C7一樣,也是頭重設計,N7的破風設計,不像AT系列,N90系列那種頭重拍般笨重,風阻感覺也比C7和BS系列小。在男雙中經常使用的平抽擋環節,N7就如同BS09,N80等速度型球拍一樣迅捷,同時由于頭重的設計加上66線的彈性,在平抽擋中找機會下壓,會讓出球更加迅猛。
輕松的網前:由于超爽的握感以及66線優秀的彈性,在N7使用進行網前勾兌角,搓小球等網前球時,通過手指的捻動帶來拍面的改變,既能帶來不錯的效果。我喜歡接發球時勾對手反手,用N7勾出貼網球的成率相當高。
優秀的防守:由于N7大方頭的設計帶來甜區的增大,在防守上比我常用的小平頭的AZ,圓頭的CAB23有明顯的優勢。而和N50II這樣的盒式拍框設計相比,C7的破風框提升的出拍速度,能確保更快更及時的做出防守反應與動作。再加上靈控內錐的優異彈性,接殺挑后場和擋網都非常輕松。
總結
個人以為做為頂尖的職業球員,按照“木桶理論”風云組合已經不需要借助球拍去提升他們的“長板”,反而更需要彌補他們的“短板”。因此曾經凱勝為蔡赟設計了便于殺球的C7,為傅海峰設計了控制更精準的F9。如今N7可以說是C7升級,個人覺得對我們業余球員而言,在業余比賽中N7更合適偏好后場進攻的雙打球友,以及喜歡突擊的單打愛好者。